代女士提供的多款驱蚊产品
夏秋季节,与蚊子战斗是许多人的必备技能,尤其是皮肤娇嫩的小孩子,常常一被叮咬,就在胳膊、腿上留下痕迹,让宝妈们直呼心痛。可是,蚊香片、驱蚊液当中有的添加了化学成分,也让宝妈们不敢轻易给孩子使用。有市场就会有买卖,于是,市面上涌现出一批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手表等“黑科技”,号称“纯天然植物精油,无毒无害”。但是,这些“黑科技”真的有效吗?
8月21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一项比较试验结果,对50种纯植物类蚊虫趋避剂产品进行了比较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纯植物蚊虫趋避剂类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说好的“黑科技”呢?
妈妈抱怨:
驱蚊贴、驱蚊手环等买了不少
孩子依然被咬
“买了几种,貌似没什么效果,家里发现蚊子还得自己用手拍死。”成都市民代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孩子刚6个月,之前担心孩子被蚊虫叮咬,家里买了好几种驱蚊产品,驱蚊贴、驱蚊液、驱蚊手环和驱蚊器等,都是号称“纯天然植物成分”,无毒无害,然而都没有什么效果。“有时候娃娃睡一觉起来,就发现身上多了一两个包。”
从代女士提供的多款驱蚊产品图片上,成都商报记者看到,其中的一款驱蚊贴是日文标识,标注了“该产品适用于0个月以上婴儿”。代女士说,她都是通过代购或者网购,特意买的婴儿可以用的驱蚊产品,但是现在,家里都不敢开窗,出门就更容易被咬,之前贴过驱蚊贴,没有效果就不再贴了。
另一位家长王女士也表示,女儿一岁多时,考虑到孩子太小,不敢用大人们日常用的蚊香、驱蚊液,特意在母婴店购买了纯植物精油成分的驱蚊贴,贴在床单上,外出时,还在婴儿车上挂上驱蚊手环,但孩子身上仍然被咬得到处是包。
不仅如此,家住华阳的陈君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此前给儿子买过不少打着纯植物成分旗号的驱蚊贴,但都不见效果,也就弃置一旁了。
记者走访:
市面上驱蚊产品
不少打出植物牌
夏秋季节,蚊虫活跃,市面上无数的驱蚊剂、驱蚊片、驱蚊手环、驱蚊湿纸巾,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一些常见的“天然驱蚊产品”广告宣称使用的香茅、桉叶、薄荷、柠檬草、艾草等成分,驱蚊手环、驱蚊扣、驱蚊贴这类产品,由于其有效成分不直接接触皮肤,对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更加安全,自然就受到了护子心切的家长的偏爱。
28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多家便利店、母婴店以及商场、超市,发现针对婴幼儿的驱蚊产品不在少数,进口的、国产的均有,除了常见的驱蚊液、防蚊露外,还有驱蚊手环、无蚊贴等产品,在外包装上的“有效成分”中,不乏“薰衣草、桉叶、薄荷、冬青、香茅、香叶天竺葵油、柠檬香茅、亚香茅、欧洲野红茄精油、柠檬胺精油”等成分,其中以柠檬、香茅等出现频率最高。
在外包装上,部分产品还分别标注了“适合0月以上各年龄段薄皮肤”“不含农药避蚊胺deet”“有效12小时”“户外必备”“无人工合成化学成分”等。
在走访中,群光商场一母婴店销售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去年店里卖过婴幼儿专用的植物性贴片和手环,但是这类产品(对驱蚊)起不到作用,(销量不好)今年店里面就不再卖了。
还是“土办法”靠谱?
北京消协:
50种样品驱蚊效果都差
涉嫌虚假宣传
今年8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50种纯植物类蚊虫趋避剂产品进行了比较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纯植物蚊虫趋避剂类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吴海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驱蚊贴、驱蚊手环等蚊虫趋避剂类产品,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在宣传上五花八门,消费者无所适从。2015年,北京市消协曾做过的驱蚊用品比较试验,发现驱蚊贴、手环等标称纯植物的蚊虫趋避剂类产品驱蚊效果不理想,甚至添加了农药成分,此次测试是为了持续追踪纯植物类驱蚊产品的质量状况。
据了解,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北京的母婴用品店、药店、户外用品店和网络渠道随机购买,涉及国产和部分进口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扣等标称纯植物的蚊虫趋避剂产品,一共50种样品,基本覆盖了市面上常见的纯植物驱蚊产品品牌。委托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进行测试。
因为目前植物类驱蚊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评价比较混乱,北京市消协与相关的检测专家研究后决定采用gb 24330《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从此类产品的实际使用出发,对样品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有效成分含量、药效和驱蚊有效距离。
经测试,本次50种样品没有检出驱蚊酯、避蚊胺等农药成分;所有样品使用后均有试验试虫尝试攻击,驱蚊效果很差;由于驱蚊效果差,驱蚊有效距离也无从谈起。测试结果表明,纯植物蚊虫趋避剂类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吴海璐介绍说,根据比较试验样品统计、部分生产企业的反馈和了解的情况,大部分纯植物驱蚊产品按照自己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而消协收到和了解到的一部分企业标准并未规定产品的驱蚊效果评价,有的企业标准在产品成分里规定香茅醛(一种植物提取物,业界普遍认为具有驱蚊效果)的浓度,但此次测试,含有香茅醛的样品实际驱蚊效果也不理想;有的企业标准里甚至只是规定挥发气味的持续时间,未对驱蚊效果作出要求,这类纯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驱蚊产品没有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是这个行业、产品混乱的根本原因。
专家:
对于儿童、孕妇等人群
最安全的驱蚊方式是使用蚊帐、电蚊拍等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科科长胡雅劼介绍说,在四川本地,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最为常见,致倦库蚊主要“宅”在室内,白纹伊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脚蚊,主要在白天和户外活动。
胡雅劼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媒介生物科的实验室每年也会针对花露水等驱蚊产品做实验,驱蚊产品中常见的、公认的有效驱蚊化学成分主要是避蚊胺和驱蚊酯,取得上市销售资质的驱蚊产品,这些化学成分的浓度都是在安全范围的,包括儿童在内的特殊人群可以放心使用,不必“谈化学成分而色变”。对于皮肤娇嫩的儿童,家长在使用驱蚊产品时,可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喷涂到领口、袖口等位置,也有驱蚊效果。
胡雅劼说,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最安全的驱蚊、防蚊方式是着长衣长裤,使用纱窗、蚊帐、电蚊拍等物理方式。
吴海璐也介绍说,添加化学成分的驱蚊产品,均采用低毒性的化学成分,其浓度在国家认可的安全范围内,生产企业在备案时需要提供配方浓度,以及为什么会使用该浓度做登记,在上市前经过毒性安全性检测和驱蚊效果检测,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倪佳 图据受访者
原标题:买了“纯天然植物成分”驱蚊手环驱蚊贴,为啥孩子仍被蚊子咬?
端午节要来了 武铁加开首批36趟列车
客管部门约谈6家网约车平台 数据统一纳入监管平台
我市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及全国集中饮用水源地专项行动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交办会
上思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男子教训15岁300斤重的儿子,打不过!警察持枪来解围!
买了“纯天然植物成分”驱蚊手环 为啥孩子仍被蚊子咬?
1-5月份 合作银行发放科技 成果转化贷款过亿元
市委第四巡察组进驻市教育局开展巡察工作
[社会]“留置第一案”在昌江法院当庭宣判
梯田花海 魅力碧涌——芷江碧涌镇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活动剪影
廉江塘蓬镇打造新一代石材产业基地
海陆俗语:门前有马不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三十五—1批交办案件办理情况通报
安乡陈家嘴中学:消防进校园 安全记心间
张海波会见美国客人
世界杯·看球记 | 决赛我来了!张烽:我更看好法国
椒江区统计局三个“一线”助力服务业统计
7月谣言:西瓜传病毒?警惕假消息的真危害
超暖心!男子醉卧街头 南充民警寒夜守护
环保曝光台 废弃管道井 井盖半开 垃圾成堆 蚊蝇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