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冶市某乡镇许某某生产假冒酱油食品案
2014年6月,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发现大冶市某乡镇一假冒酱油生产窝点。现场发现假冒美极鲜味汁酱油171箱和李锦记蒸鱼豉油酱油251箱,半成品酱油73桶约2300公斤,制假工具3台以及大量用于制假的外包装及食品原料。
大冶市食药监局以涉嫌生产、销售假劣产品罪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与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嫌疑人许某某等6名涉案人员随即被抓获并批捕。最终许某甲、许某乙、许某丙、余某等4人分别被大冶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的处罚。
二、大冶市某药店销售假冒药品案
2015年4月21日,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对某药店监督检查时,在该药店内发现无药品批准文号的“复方咳嗽灵胶囊”16瓶、“复方关节炎胶囊”10瓶、“坐骨腰痛丸”24盒、“止咳顺气丸”4盒。上述药品经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为假药。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涉嫌销售假药罪将该案移送公安。
2015年9月24日大冶市公安局对该药店负责人刘某刑事拘留,2016年1月18日大冶市人民检察院以刘某犯销售假药罪向大冶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6年2月1日大冶市人民法院对刘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三、湖北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食品案
2016年5月30日,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湖北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场所(位于大冶市某乡镇)进行现场检查,在该公司的成品库上见到的某饮品共计20件,标注生产日期为2016年6月1日,经调查,其实际生产日期为2016年5月29日,当事人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食品。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给予没收违法产品、罚款的行政处罚。
四、黄石市某食品厂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案
2016年9月1日,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黄石市某食品厂(位于大冶市某乡镇)的原料库房内有两箱“清水红绿丝”(规格:12.5kg)和一箱“金桔丁(蓉)”(规格:15kg),均已开封,且均已超过保质期限。在生产车间见到工作人员正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现场在操作台上见到含有“清水红绿丝”、“金桔丁(蓉)”、黑芝麻等原料制作的食品馅料共计104斤,并发现用该食品馅料加工的港饼成品147个、半成品30个。经调查,当事人使用了上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给予没收违法产品、罚款的行政处罚。
五、大冶市某小型酒厂生产
非法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14年11月,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冶市某酒厂生产的配制酒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酒中含有处方药西地那非(俗称“伟哥”)。西地那非属于国家《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上载明的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服用不当极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等均造成伤害。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该案移交至公安部门进行立案侦办。
大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郑重提醒广大市民,购买食品、药品,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商家,尽量避免网络交易,购买前要特别留意标签,注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食品添加剂、适用范围等信息,在食用服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留存购买发票等证据,并立即拨打12331进行咨询投诉。
千名干部进千企|俯下身实打实为企业解难题
乘车途中老人晕倒 公交车秒变救护车
石家庄市召开城市总规修编工作调度会
雨山区法院凌晨铁拳擒“老赖” “执行风暴”再升级
小儿推拿虽火爆选择需谨慎
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三角镇构建镇村两级河长体系,加强河道保洁和清淤
濮阳县:综合派驻擦亮监督“探头”
新房住了不到一年水管破裂墙壁发霉该谁负责?
集美区开发便民举措 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
随州市及时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多彩活动贺新春 浓浓年味庆佳节
景泰路上小门脸变身“耕读空间”
市档案局将举行“走进档案馆”系列活动
江城区:“人大代表活动日”--500多名代表统一开展履职活动
四牌楼街道全面完成“万人学法”知识竞赛工作
华西医院又创世界首例 机器人辅助切除罕见肿瘤
灵山景区表彰先进新年发展成为亮点
打造新时代的“中坚力量”
杜桥:以廉文倡导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