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区五院接诊了两位病人:一个是93岁的陈阿婆,两天没排便涨得肚子疼,到医院一看是患了急性低位肠梗阻;一位是29岁的小罗,拉了几天黑便还吐“咖啡”色的液体,经诊断是消化道出血……像这样的病例,春节过后,区五院还接诊了不少。所以,看似平常的小毛小病大家还真不能忽视。
阿婆发生肠梗阻 两天不能排便
本报讯 (通讯员 张雨韵 黄应爽 记者 沈雯) 93岁的的陈阿婆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区五院。来的时候,老人家脸色苍白,额头还有细细的薄汗,整个人都快晕过去了。
老人的子女说,母亲这两天没有解大便,连屁也没放,之前解的大便量不多,还有点发黑。接诊的医生摸了摸老人的肚子,发现肚子鼓鼓的、硬硬的,一按还有痛感,医生初步判断是肠梗阻。果然,经ct检查发现,老人确实是患了急性低位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简单地说,就是肠子的某一段因为肿瘤、粪石、肠粘连、肠麻痹等原因堵住了,导致排便排气不通畅。有的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像陈阿婆这种就是完全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堵得“严严实实”。一般治疗这类肠梗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术,由于老人年纪大了,又患有心衰、中风等多种疾病,手术风险极大。但是如果不手术,陈阿婆极有可能发生肠穿孔,引起继发性感染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最终,经各科专家联合会诊,消化内科主任樊秀琴当机立断,决定为老人实施肠梗阻导管置管术。
在x光引导下,医生将一根长3米、直径比筷子细的导管经鼻腔送入空肠近端,对梗阻部位进行疏通减压。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不到20分钟,治疗结束后,老人明显感到疼痛减轻,大约三天后,便能正常排便排气。由于还存在其它心血管疾病症状,老人还在医院接受了进一步治疗。
医生建议
樊秀琴介绍,老年人、腹内有炎症者、手术后的患者,比较容易得肠梗阻。
肠梗阻发生有四大信号,就是呕吐、腹痛、腹胀和肛门排气停止,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当然,平常适当运动、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做好胃肠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等,都能有效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东升街道党员干部开展“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活动
聊城开展食安护佳节行动 让人民吃上安全放心年夜饭
炎炎烈日下,民警帮助迷路老人回家
乾县开展“铁路安全禁毒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他们用单纯的手艺,行孝老之举,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如厕不顺可别不当回事儿 “肠”有问题得注意
无证三轮车高速上疾驰 违法人被海口交警查获罚1100元
怀化市编办组织定向技能教育扶贫活动
郾城区:“扶贫车间”建到家门口
湖北水产品首次呈“减量增收” 渔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防办领导到川岛镇开展扶贫调研和慰问活动
恩施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署今年脱贫攻坚工作
市委书记周仲明对承德市电视问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晋城市中院办理我省首例“执转破”案件
青川县“开大招”直击白龙湖汛期输入型垃圾处置咽喉
省运动收官在即 福州健儿再夺13枚金牌
“行·善”荧光定向跑明晚开跑
裴承前走进中扬镇唐莫村开展“三进三帮”
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实干家
郊区组织召开2018年度定兵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