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造水生态典范之城绿色之都


优美的水景观,岭南特色的水文化,大大提升了东莞市的城市品位。
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东莞观光旅游,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图为麻涌市
东莞时间网10月27日讯 10月26日,经过两天严格周密的考核验收工作,由国家水利部、广东省政府组成的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此举标志着,我市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成果。
东莞因河而盛、依水而兴,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东莞城市水生态环境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为努力从源头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市以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为契机,努力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市委书记亲自抓,市长任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我市还编制了《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作为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并建立了“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21项评价指标,截至目前,21项指标已全部完成,完成率为100%,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接下来,我市将以验收为新的起点,以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进一步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升级版,努力将东莞市建设成为水生态文明的典范之城,人水和谐的绿色之都。
东莞“龙须沟”变身繁华商业区
金秋十月,东莞华阳湖湿地公园繁花盛开、草木葱茏、绿水潺潺,目光所及之处,水鸟低徊,碧波荡漾……眼前美丽的景象,让人难以相信,几年前这里沿河两岸分布着几百个畜禽养殖场和近百家电镀漂染企业,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被称为东莞的“龙须沟”。
2013年,东莞成为了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麻涌紧抓市统筹水乡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按“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复”的思路开展治理工作,共改造河滩湿地268亩,建成湖面680多亩,整治河滩新造农地500多亩。在建设湿地公园的同时,麻涌镇还加大对全镇污染企业整治力度,2013年以来全镇共关闭漂染、造纸、电镀等污染行业企业54家。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麻涌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湿地内河涌水质从劣V类恢复到IV类,曾经一度消失的鱼虾再次出现,各种水鸟也回到了“故乡”。如今,华阳湖湿地野生动物151种,其中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就达到6种。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京东、阿里巴巴菜鸟、珠三角汽车产业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进驻麻涌;同时,越来越多城市人也热衷到麻涌度过周末,而当地的群众也抓住了商机开发旅游产品、服务,掀起了家门口创业致富的热潮。
短短几年间,麻涌凭借着“生态牌”,打出了一手发展“好牌”。昔日人见人怕的臭河涌两岸,变成了一片繁华的商圈,麻涌脱胎换骨,成为了珠三角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麻涌成为了东莞治理水环境、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几年来东莞共启动了76个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总投资148.8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试点期任务的项目69个,占总项目个数的91%,累计完成投资129.81亿元,占总投资匡算的87%。经过三年的试点建设,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东莞水乡地区水质明显改善,建成了华阳湖湿地公园、东莞生态园、龙湾湿地公园、道滘大岭丫水岸枫林、麻涌新基村等一批示范片区、示范岸线和特色村。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东莞生态园湿地景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华阳湖湿地公园成功申请为国家级AAA景区。东莞麻涌麻三-华阳村、茶山南社-牛过蓢明清古村落、麻涌大步-东太-新基、清溪三中村、塘厦龙背岭等五个乡村(落)获评首批“珠三角最美乡村”,为珠三角九城之最。
水生态文明成为绿色新动力
东莞河涌密布、水网交织,曾是鱼米之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莞从一个农业县转变成国际制造业基地,在创造了经济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水污染严重、水生态萎缩的沉重代价。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央和省市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2013年,我市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努力从源头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立了东莞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等日常工作。我市还迅速编制完成了《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4-2016)》,为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为了有效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并为全面建设具有东莞特色的水生态文明积累经验,东莞市水务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实施“东治、中联、西和”战略,紧紧围绕水管理、水保障、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五大体系,全面开展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东莞还积极推进“河长制”,对“河长”全面实行目标责任考核,从2014年起在石马河、茅洲河、水乡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推行“河长制”。连续的政策出台不仅表明了我市治水的坚定决心,更是如今东莞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力保障。
几年来,我市以《实施方案》为“行动纲领”,积极对照21项评价指标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截至目前,21项指标已全部完成,完成率为100%,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优美的水景观,岭南特色的水文化,大大提升了东莞市的城市品位,2015年2月,东莞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凭借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营商氛围,东莞市近年来先后引进投资6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过3100亿元。华为、联想、中集、万科、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纷纷落户东莞。如今,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水乡片区实现“绿色崛起”的强大推动力之一。

广东经济形势报告会河源市专场举行 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河源贡献
爱吃荤菜 98岁还能打牌 百岁薛老太在养老院过寿
晒出家乡蓝 河南18市天空实景 来看看这张“全家福”!
去年全市建筑业 总产值超1500亿元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龙嘉机场成全国第30家“千万级机场”
东莞打造水生态典范之城绿色之都
刘劲松到阜南县、临泉县调研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李营中学开展"人人一堂展示课″活动
冀南新区管委会主任白钢到马头洗选厂、马头电厂等处就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重点工作现场督导整改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村盘活资源
任晓旺检查城区防汛工作
第22届重庆“一会一节”将于3月30日开幕 上百条惠民旅游线路最高优惠上千元
中美篮球赛、大型演唱会、球迷见面会……舟山体育馆今年有大量演出比赛值得期待
五彩斑斓海盐田 金秋十月收盐忙
“文化惠民助扶贫”文艺巡演走进烟店
2019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两保两压一调整”
省水利厅副厅长蒋如华来金开展“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
亮身份强意识显担当嘉兴海事局“三个明确”进一步规范党徽佩戴
潮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
百姓故事|杨兴爱: “断指”老人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