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打药” 又一桩谣言

最近,一条“黑木耳打农药”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位男子背着打药箱做出给黑木耳打药的动作,并声称黑木耳养殖过程中要打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激素”等。由于木耳是大家的日常食材,视频传播之后,引起很多网友担忧和疑惑。中国食用菌协会迅速发布声明回应,指出该视频不合常识,存在众多疑点,并称该视频系“摆拍”,“具有明显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相关媒体平台将该视频内容作为不实消息处理。食品领域专家也表态说,木耳的农药残留问题不必过虑,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从正规渠道选购木耳食用大可放心。
一条视频引发木耳危机
这条流传甚广的视频中,有一位拍摄者与打药男子展开对话,后者声称,打药的目的是除草、杀虫,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至少要打两次药,打农药是为了保证黑木耳的产量。该男子还说,自己不吃这样的黑木耳。视频在网络传播之后,不少网友表示震惊,还表示不敢再吃木耳。
不过,视频也很快引起质疑和回应。为此,中国食用菌协会迅速发布了一则《关于严厉谴责制作“黑木耳经常频繁用药”恶意视频行为的声明》作为回应。该协会直指,“部分网络媒体传播了以‘利益驱使,黑木耳生长过程竟然全程打农药’为内容的视频,引起了食用菌行业和社会的质疑。”该协会澄清道,“经我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具有明显的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可能会对不了解食用菌生产实际的消费者产生很大的误导。” 
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声明辟谣
随后,中国食用菌协会指出了视频的疑点,首先进行了黑木耳养殖中除草剂使用问题的科普,“视频中所说正在喷洒除草农药——农达(又名‘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在动物体内不蓄积,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视频中的黑木耳菌包上只有割掉的袋顶部有少量干的小耳芽,应属春季菌包秋季再管理,只能采收少量末茬木耳。此阶段有少量的草不会增加病虫害,对木耳的生长无影响,无需除草。”
该协会还从栽培模式上解释了无需使用除草剂的原因,“画面中栽培模式是地栽,地表面覆盖黑色地膜的作用就是防沙和阻止杂草生长,画面中看到的在地膜破损处长出少量的草,并不影响木耳生长,所谓的喷除草剂完全没有必要,与常规的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和田间管理常识严重不符。在木耳的地栽模式中,为了防止地面杂草的生长,一般会在覆盖地膜之前提前除草,地面全部覆盖地膜后黑木耳菌袋才会进场排袋。排袋后靠黑色地膜和前期除草剂药效即可有效阻止杂草生长,无需喷洒除草剂。”
喷洒农药易致畸形耳
该协会也对视频中声称的使用杀虫剂的说法进行了澄清,“黑木耳是胶质子实体,木耳生长阶段需要干湿交替,干干湿湿的管理技术很少发生虫害。即使发生了虫害,只需将菌棒上的木耳晒干,降低木耳含水量,虫害自然消失。广大种植户都知道,黑木耳对化学药剂十分敏感,喷洒农药反而易致畸形耳,菇农宁可通过阳光暴晒进行预防和控制,也不愿在正在出耳的菌袋上喷洒农药。”
该协会还表示,“目前市场中的黑木耳产品是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未发现明显有药物残留超标现象。至于存在的个别不能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属于个例,不能代表全产业的生产与产品实际。”
农药残留问题不必过于焦虑
当然,木耳养殖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使用到农药,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这一点没有必要过于担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木耳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但总体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相对来说用得比较少。朱毅透露,我国在食用菌上登记的农药有氟虫腈等,大概有十个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概有20种。朱毅还澄清道,大家要明确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个概念,总体而言,目前人们食用的木耳农残超标的几率与种类相对较少,因此不必过度焦虑。
即便是农药残留,也会在各种过程中逐步减少,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科普文章中表示,“农药本身在木耳栽培过程中、收获后的晾晒过程中、储存期间会部分降解。在食用前,充分泡发并换几次水,然后焯水,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的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仍然可以放心地将木耳作为日常食材。钟凯建议,普通人木耳的食用量很少,如果从正规的商超购买,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正常吃木耳,没什么大问题。”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不要轻信谣言或传播谣言,要通过正面的渠道,常规的渠道了解信息购买产品。
鲜木耳可能导致光敏性皮炎
在干木耳之外,市面上有时也有鲜木耳在售卖,不过,食品专家建议,食用鲜木耳需要注意防范皮炎等问题。
据了解,原来,鲜木耳含有一种光敏性物质卟啉,这种物质能够随血液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受太阳照射后,可以引发日光性皮炎,暴露皮肤容易出现疼痒、水肿等,甚至局部坏死。该物质还容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但钟凯透露,食用鲜木耳中毒的概率非常低,即使中毒,后果也不严重。他还建议,因为卟啉溶于水,吃之前可以将鲜木耳焯水。
他还表示,干木耳少有导致光敏性皮炎的案例,因为多数卟啉会在晾晒过程中被破坏,在泡发时也会被洗掉。
钟凯还介绍,常见的芹菜、香椿、香菜、苋菜等,也可以导致光敏性皮炎,因为这些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呋喃香豆素,不过由此引发的光敏性皮炎比较少见,因为一方面个体差异很大,多数人对其不敏感;另一方面因为光敏性物质含量很低,不太容易触发皮炎反应。(北京晨报 记者李严)

城管队长救人不留名 一面锦旗表心意
三亚出台九大扶持政策吸引总部企业落户总部企业落户开办最高可补助2000万元
武汉军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评选揭晓
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经营指标统计季度分析表
城区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召开
木耳“打药” 又一桩谣言
安庆上半年新开工棚户区8697套
市政府办公室举办保密知识竞赛
靠劳动创造财富 做励志脱贫模范
省派第一书记冯钧章:打响“农发红”扶贫品牌
泰山慢谷建设大幕拉开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保定选拔赛即将举行
海宁把好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关”
滦县撤县设立县级滦州市
深挖线索 高明铁腕惩治基层黑恶乱
福州市卫计系统获省总工会表彰
潘明生等县领导走访慰问驻怀部队
宁波12岁男孩带牙套整牙 2年后竟长了一口蛀牙 医生建议…
老照片记录真实日德青岛之战 青岛再获珍贵档案资料
西安市文物局召开全市2018年上半年文物安全(消防安全)形势研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