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休闲农业规模化发展初现端倪

本报讯(记者孟令卫)近年来,我市狠抓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收效显著。休闲农业体验项目逐渐从简单的“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向休闲、养生、体验、健身、度假等功能多样化、服务综合化、产业融合化方向转变,在规模上已逐步从一家、一户、一园经营向一沟一谷、一片一带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市县乡各级政府联合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筹措资金,结合农事,成功举办了多次活动,引导消费,助农增收,同时对示范县、示范点和休闲农业园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调查统计,2017年全市共举办节庆活动33次,吸引游客175万多人次,取得2771万元经济效益。特别是魏县的梨花节、馆陶的“黑小麦麦田节”、邱县的文冠花节、复兴区的玫瑰文化节和成安的草莓节等活动收效显著。我市推荐“冀南古城小镇二日游”等5条休闲农业线路被农业部推介为精品旅游路线。2017年,市农牧局规划了11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并制作了《邯郸市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宣传册。
我市休闲农业发展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西部山区利用自然和旅游线路多的优势,结合“最美休闲乡村(涉县王金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等名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涉县打造了四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和“十大休闲农业园区”,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目前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0多个,从业人数420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4074人,带动农户2494户;全县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180万人次、营业收入1.43亿元。东部平原地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结合自身农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馆陶县打造了粮画小镇、黄瓜小镇、教育小镇、羊洋花木小镇和杂粮小镇,形成了贯穿全县从南到北的乡村旅游线路。邯山区、邱县、鸡泽、复兴区等在园区建设中增加休闲农业元素,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我市大力创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两个(涉县、馆陶)、示范点两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国家级星级休闲农业园区4个。我市拥有省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河北最美休闲乡村和美丽田园10个、省休闲农业园和休闲农业采摘园24个。

华山景区突降雪 景区启动应急预案疏导游客有序下山
我市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
把“绿色”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
蚌埠市疾控中心:我市顺利完成“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蚌埠市中期评估工作
第十六届省运会开幕 台州金牌数暂居第四
我市休闲农业规模化发展初现端倪
东塍:锻造干部培养“冲锋连”
1-5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东港市召开组织工作会议
潼关县商业行业办召开今年商务工作会
栾川高速免费活动今日0时拉开大幕前三名幸运游客获赠多重豪礼
1月25日起公交34路、815路、381路线路临时调整的公告
亨通光纤通过国家安标一级评审
湖南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2020年底前全面实现
“百日行动”巡查发现大气污染问题455宗 垃圾秸秆露天焚烧占比九成
莞城小升初7月电脑派位
公共场所切勿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机构改革要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刘杰到三一中源现场办公
蚌山区召开2017年第42次创城周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