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张龙 摄)
春天,田里是成片的油菜花。
“端午时节插秧忙”,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150亩稻田里传来插秧机节奏感十足的作业声,少了一份忙碌,多了一丝惬意。
这里便是离济南城区最近的稻田,稻田里生长的是济南人熟知的“吴家堡大米”。槐荫区西面和北面紧邻黄河,水资源丰富,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正因为这一片片稻田,这里才有了与其他村不同的农耕节奏和习俗。“我们村150亩稻田的插秧工作这两天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忙活完村里的活儿,就带着机器到周边的村上门服务去了。”在村口,记者碰到村委会主任刘建波。
“现在有了插秧机,大家回到村里都是包粽子准备过节,不用再像以前在地里忙活了。”9年前,正是刘建波带着90个农户成立了席庄大米专业合作社,让全村的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村民们不仅能领到远超过自己插秧种水稻的收入,而且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进城打工或者做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刘建波说。
今年水稻插秧之所以能在端午节前就完成,除了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率,还有油菜花的“功劳”。“稻香”一直都是席庄村的代名词,今年,“花香”也来凑起了热闹。为了把农业做出水平与特色,席庄村在水稻种植间隙期放弃了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种上了油菜花,不仅省去了插秧前平整土地的工作,更走上了发展观光农业的新路子。“周末来村里玩的人多了,顺带着还会买点我们的大米尝尝。”席庄村的村民老陈对种植油菜花的决定竖起大拇指。下一步,席庄村的150亩稻田将成为油菜花的“大舞台”,红色与白色的油菜花明年将出现在这里供市民们欣赏。
走过稻田,一栋栋民居有着别样的味道。“30多年前我们村迁到这里后,大家按照统一的要求建设自己的家,这么多年没有加盖,都保留着当年的面貌。”刘建波说,目前席庄村正在槐荫区农发局的指导下,整合村内土地和闲置房屋、院落,尝试成立旅游合作社,在确权的基础上,加快资产股份化进程,加强宣传推介,统一规范设计,探索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打造。
在“稻香”与“花香”中,从今年的收成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的发展方向,都成为端午节里席庄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他们相信,未来的一年一定又是一个“丰年”。(本报记者 张龙)
原标题:“稻”“花”香里说丰年
郧十高速一处高速隧道出口处施工 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中心港码头、引黄调蓄项目、森林公园、铁路主题公园……看“百变”周口怎样靓起来!
我市“两癌”普查救助公益活动启动
小区车位开出“天价转让费” 却没有产权
市口岸办开展读书分享
“稻”“花”香里说丰年
广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合并办理,所需时间缩减至7个工作日
趁海参没涨价 周末快来报社囤海参
图说:衡水邮储银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前两个月开封“三高”产业发展较快
云霄县农业局召开2018年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工作会
宝塔区举行活动庆祝北航·贝塔双创街区运营一周年
今年“两会一节”将突出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元素
【聚焦八要素】美乘网一直做的这件事,被省商务厅列为今年工作重点工作方向
[社会]珠山公安抓获一盗窃电缆犯罪嫌疑人
新政务服务模式,高新区——让群众不跑腿就办成事
黄泥塘街道组织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
180多名中外嘉宾健步走 沈阳赢得“国际好声音”
常熟市审计局“教审结合”新模式提升内审指导质效
三年了 限期拆除通知书为何成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