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团队满足居家养老群体就诊需求 多家社区医院尝试“送医”上门


 如今很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对于有脑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缠身的老人而言,下楼辗转到医院,再花半天时间看个病,简直“折腾掉半条命”。为了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需求,多家社区医院着手组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为老人们提供预约上门医疗服务。
6月20日下午,秦淮区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陈萍带上血压计、听诊器等,匆匆赶往双桥新村李杏娣老人的家里。今年87岁的李杏娣近段时间以来高压都在170mmhg以上。“一周前我为她更换了高血压药物。更换药物后的一周需要再次监测血压,但老人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走几步路就心慌气喘。”陈萍说,那天老人在门诊看完病后,她就跟老人的儿子约定一周后的血压监测由她上门完成。
地处老城的秦淮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有好几万,但能住进养老机构的很少,“解决了医疗服务需求,他们在家里和在机构养老就没多少差别了。”陈萍告诉记者,瞄准老人们的这一迫切需求,今年春节后不久,中心决定组织一个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们的医疗服务团。她带领的团队共有5名医护,服务分三个层次展开。其一,对于有急诊需求团队又处理不了的,他们会给出到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就诊的建议,还能帮忙预约专家号源;其二,对于身体相对健康,但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下不了楼的高龄老人,他们定期上门进行血压、血糖等监测;其三,对于因脑梗等导致瘫痪卧床不起的老人,提供褥疮护理、更换鼻饲管、导尿管等,同时让针灸推拿科的医生上门提供康复训练等。
陈萍说,目前他们先在中心周边的几个小区开展了这样的服务,未来人手充足后,将覆盖全部辖区。
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社区医院也组建了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团队,上门“送医送药”。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目前的收费标准不能体现送医送药上门的劳动价值,例如,上门一次收费只有10元,更换鼻饲管、导尿管的服务收费只有4元/次,导致部分社区医院无力拓展这样的服务。
关注到上述“尴尬”,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开始对现有收费政策和护理体系进行调整。6月15日,我市人社、民政、财政、卫计委就办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25号建议“尽快启动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正式启动调研,将研究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工作。北京也在上月提出,将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出诊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入户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团队激励机制。
据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保障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群体,有助于医养有效结合,让参保老人得到实惠,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记者 顾小萍)

香港云和、遂昌、景宁同乡会在深圳成立
崇仁民企联姻助脱贫
葛益平督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迷路驴友受困玉皇坨 满城民警连夜救下山
让“文明条例”迸发出文明力量
专业团队满足居家养老群体就诊需求 多家社区医院尝试“送医”上门
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市工商局进一步优化企业登记窗口功能提高企业登记工作效率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开幕
广州港新沙港区两个通用泊位正式动工 粮食通过能力将超3500万吨
好一幅绿水青山美画卷
道县何宝珍故里:小小讲解员 传承红色基因
邵阳县:“季节工”抢抓农时种西瓜
新东站片区征收项目补偿方案出炉
9月30日17时起南湖景区恢复开放
第十四批信访投诉一般件已按时限要求办理
詹德昊到南漳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近万人云集龙母祖庙 百万尾鱼苗放生西江
南浔分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樟林古港红头船制作及安装(采购项目编号: 440515-201808-040-0005)成交结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