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也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因此学校建筑系一直秉承“大建筑、大环境”的办学理念,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创新,着力培养基本功扎实、眼界开阔、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于建筑方面人才的需要,同济浙院建筑系设立了四大工作坊,并深入推进课改的进程。
据悉,最开始报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建筑系上报了五个工作坊。但实际运行下来,现有的是四个工作坊。分别为数字化建筑工作坊、历史建筑再生工作坊、绿色建筑工作坊以及特色村镇工作坊。这四个工作坊,都由不同的专业老师带队,并且每个工作坊都以老师的专业特长和当前建筑界前沿学科发展的方向来建立的。
数字化建筑工作坊,是将参数化设计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以数字化、参数化设计作为特色的工作坊。历史建筑再生工作坊,则偏重于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绿色建筑工作坊则是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为主要的切入点。特色村镇工作坊的主要内容是村镇改造方向,即现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等。
基于同济浙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目标,四大工作坊应运而生。根据这一情况,建筑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以更加契合浙江省发展的需要。学校建筑系副系主任陈卓坦言,建立四个工作坊也与建筑系分层次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是相融的。他们希望用强基础、宽口径这样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多方向发展。而这些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选择工作坊。如此的课改,收到了学生的大为好评。来自建筑1601班的郑鑫泓就表示,真题佳作,让我们更切身感悟到所学致所用,开拓了我们的事业,也前置了我们未来的就业环境,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这样的课程设计与,授课形式。
目前,就四大工作坊之一的绿色建筑工作坊而言,结合建筑系大建筑大环境两个专业相互融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截至目前,教师带着学生,已完成了西塘的一个景观设计,太阳能养老建筑、村镇设计工作坊等工作,并进行了石门镇、干窑镇,水荡镇等村镇的概念性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还做了镇里的住宅小区设计、镇文化中心设计。学生的作品也不断被服务的村镇街道所给予高评并采纳,未来,在成功进行前期实践的基础上,他们还将利用专业所学,开展更多的工作去支持国家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专业价值。
广州市质监局召开2018年电梯安全工作会议
配网安全的“大管家”——记雅电集团“月度工作明星”张劲
乡村振兴党员先行
全省第二届“群文杯”剪纸艺术大赛举行
石鼓区纪委从严从实抓整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长三角网媒聚焦嘉兴丨同济浙院:课程开到古镇街道 田间坝头
长征小学”扫黑除恶”在行动
化州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 致力建设民主文明富裕和谐美丽新化州
泰安一公益项目获中央支持50万元
【郁南】郁南与南方三院签约组建医疗集团
【城中区】让群众在医改中得实惠
东昌府区食药监局召开“三城同创”动员誓师大会
许建南现场指导大观区5.12宣传活动
新版排污许可证出台 南阳市51家持证“上岗”
省“四送一服”办公室来我市调研
一样加班 派遣工的加班费为何只有正式工的一半?
情系困境儿童爱心温暖寒冬
全省国企增加值首破千亿大关
博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提高行政效能
联合执法整治“滴洒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