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记者从宜春市残联获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于9月30日正式出台,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意见制定了总体要求,即到2020年,实现0-6岁(不满7周岁,下同)重点保障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到2025年,实现0-6岁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救助对象范围:
具有江西省户籍,0-6岁,有康复需求和诊断明确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重点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县政府制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也可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救助主要内容:
1.基本康复训练。
为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视功能训练、听觉言语功能训练,运动、认知、沟通及适应训练服务。
2.辅助器具适配。
为视力残疾儿童验配助视器、盲杖;为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单耳)、为听力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双耳);为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基本型假肢或矫形器,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3.手术。
为有手术适应指征的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手术;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
救助标准:
1.基本康复训练:视力残疾儿童每人一次性补助1000元,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补助标准为15000元/人/年。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以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等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享受6岁以内接受基本康复训练不限年限的全程救助。除以上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外的残疾儿童,享受两年的基本康复训练救助。
到2025年,实现0-6岁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训练全覆盖。
2.辅助器具适配:视力残疾儿童适配助视器、盲杖每人补助标准为100元;肢体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每人补助标准为1200元;听力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植入人工耳蜗产品(单耳)每人补助标准为60000元、适配助听器(双耳)每人补助标准为6000元。
3.手术: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12000元;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10000元。
以上救助标准为江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最低标准,最低救助标准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和康复服务价格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工作流程:
(一)自愿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二)审核确定:县级残联负责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进行审核。
对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由县级残联与民政、扶贫部门进行相关信息比对后作出决定;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的审核程序,由市、县(区)政府规定。
(三)实施救助: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经县级残联审核同意,残疾儿童监护人也可在非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四)费用结算: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与定点康复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县级残联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同意在非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由县级残联商同级财政部门明确结算办法。
宜春市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12月31日前,我市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抓好此项工作落实。
(记者 徐宝金)
口镇中学暑假作业刷爆山农大朋友圈
立夏将至 高温情况下您需要在这些方面注意安全
订单飞向白杨冲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繁昌县防溺水安全演练保平安
康复、训练、治疗统统有补助
救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健康宝鸡怎么建?公园设置健康小区 体育设施开放共享
皇岗边检站破获案中案 男子逃避检查竟身背数起盗窃案
全面推动新时代廉江高质量发展
运气“好”多抓了两只石蛙 不料刚好达到入刑标准
沈北道义地区:2800亩花海花开正旺
“不赶紧,等安居房的人咋办”
李水华:按照“走在前列“的标准和要求 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揭阳工作新局面
全市政协系统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总结大会召开杨永生主持
三门峡“一节一展”动员会召开(附表彰名单)
宁波新产业加速崛起激发工业经济澎湃动力
临泉县“思想+环境”双引擎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18海盐县中老年广场文艺汇演顺利举办
凌云参加第四届中英地方领导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