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乡屋权元素流动撬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大课题

  南江乡屋权元素流动撬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大课题
  ——以“水东乡舍”项目建设为例
  一栋房,一亩地,一种生活。正如“水东乡舍”所倡导的一样,亲近美好生活成为更多市民共同向往的幸福乡村体验。
  一栋栋闲置农房华丽转身为精品民宿,不断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
闲置农房改造后的庭院,统一冠名“水东乡舍”。
  “水东乡舍”为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的升级版提供动力源泉,打响乡村振兴第一枪,成为开启富美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之门金钥匙。
  奏响“三变”改革强音,唤醒沉睡资源
  “三变”改革的春风让农村重焕生机。“水东乡舍”项目作为开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三变”改革试点项目之一,以“三改一留”模式(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盘活农村闲置房、自留地,结合开阳千年水东文化、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乡村资源加以改造、利用,为游客提供品质高、服务优、生态美的乡村休闲度假精品民宿。
  “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成为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平寨组有57户205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问题。在城镇买房定居或者修建小楼房,原本与自然和谐映衬、充满锅碗瓢盆生活气息的黑瓦木屋破旧不堪,在青山绿水间格格不入,甚至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障碍。”平寨组组长陈建军说。
  令陈建军没有想到的是,从去年开始实施的“水东乡舍”项目,不但不是走过场,而且还实实在在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来参观学习的、旅游的、摄影的、采摘水果的等等各种人员不断涌来,让寨子里农家乐生意较比往年同期更火爆了。
“水东乡舍”所在的开阳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入画来。
  群众对“水东乡舍”的认识从最开始的观望和怀疑到相信和参与,发生了很大改变。得益于乡、村干部及负责项目实施的贵州红梦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
  “统计下来,整个组有90余间空房,大家都愿意把空闲房子交给公司改造。就算没有客人住,每年每间最低保底分红也有1200元。”陈建军认为“三变”改革唤醒了沉睡的资源,让房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活起来,增收门路多起来,所以村民都十分支持并广泛动员参与。
  “水东乡舍”项目以城乡“三变”改革为指导思想,将市民资金变股金、市民农民变股东、农村闲置房屋及土地、劳动力、服务等资源要素变资产。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群众是主角。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帮助他们找到致富的路子,让他们成为参与者、受益者。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变活
  “水东乡舍”项目重点打造三方(投资人、农户、平台)诚信体系大数据平台,实现公平共享的“三变”改革“622”利益链接机制,即经营收益投资人占60%,农户占20%,平台公司占20%。农户以自有闲置房屋、土地入股,市民以乡舍改造资金入股,平台负责对所有“乡舍”民宿进行统一打造、app开发及经营管理。
一栋房子旁边的露台。
  通过把闲置农房改造升级,城市投资人只需注入资金,便可安心省心地获得房屋20年的使用权、六成房屋经营收益分红。不仅可以有一间房常住,还享有平台送的一亩地进行耕作,实现完全融入乡村文化、常年在乡村康养居家的美好生活。
  “水东乡舍”让闲置农房有了华丽转身和创收的归宿,同时农户的自留地变身成投资人和游客感悟农耕文化的体验地,延伸出代耕代种服务需求,土地的价值链不断扩展。在“水东乡舍”应用平台上,游客、投资人可以表达需要一顿农家饭、一次聚餐活动、洗衣、打扫卫生、导游、代耕代种、果蔬采摘等服务需求,所有的需求都由平台经过岗前培训的当地老百姓来帮助实现。农村闲置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了,老百姓卸下“小农”的标签和负重,转换为“服务员”,轻松上岗,持有房屋分红、体验地收益、服务员工资、做饭等特色服务收益、农产品销售等多项发展红利,预计每年每户增收70000元。
  不仅盘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同时引进城市资源要素,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相互吸引、补充,打破发展不平衡的壁垒,畅通乡村丰富资源信息孤岛,链接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融合,让“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景区向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特色餐饮、养生养老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度假区深度发展。
  “‘水东乡舍’是个好平台,在贵阳上班的都回来了,光平寨组就有15人参与了平台组织的岗前培训。”陈建军介绍,大学生返乡、城市人才下乡、本地乡土人才等共同推进把项目抓好抓实,村寨发展活力十足,更有魅力,生活更加富裕。
  精品民宿,所有权是农户,经营权是平台,使用权是投资人和旅客。屋权“三权”分置,促使房屋、土地、山水、田园等元素流通灵活,引来金凤凰,引来产业大变革,引来乡村振兴的东风。
  “变革之乐”芬芳乡村善治的泥土
  “变革之乐”是城乡唱响“三变”改革的乐章,也是政府、群众、社会力量等各方乐此不疲支持、参与“三变”改革的快乐。“水东乡舍”深切体现着“变革之乐”。
  “自从第一家闲置农房打造出来,“水东乡舍”项目便备受关注。国家发改委等各级单位、调研团队纷至沓来,获得频频点赞,做法成效见诸报端。其实,最根本的是群众满意,群众高兴,群众参与,通过规模化的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乡村产业结构改革,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贵州红梦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肖津桃说,一传十,十传百,不断有投资意向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目前签订合作协议的投资人有60多位。
房间内部。
  肖津桃说,投资人将成为乡村的常住人口,把“人”等资源要素带到乡村,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资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全面释放发展活力。这些下乡人员留下来、住下来,加入到人才振兴的队伍中来,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成员,用新理念、新思维、新眼光为乡村善治贡献力量。
  一栋栋“水东乡舍”,庭院鲜花盛开,绿意盎然。屋内古色古香、实木家具,让人静下来品味悠悠时光。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硬件设施设备与城市星级酒店毫无二致。在风格上,简约精致,生态清新。房间里没有上漆的木质家具散发着原木清香。房间的门锁必须识别应用平台上发出的二维码才能开启。推开窗户,户户见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浓浓的乡愁。空气纯净,人居环境优美,青山绿水间的乡村谁不愿缓下脚步,静静享受。
  “水东乡舍”由房子开头,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人翁,服务意识越来越强,文明素养、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实践养成越来越注重,处处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文明之花愈加芬芳,文明的土壤越加深厚。通过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乡村幸福书院等各类载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德治水平,促进“三治”相结合,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窗外是一幅优美的自然山水画卷。
  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受益,村级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加强。以“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村民谋发展;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围绕民生民意,把工作真正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水东乡舍”背景下,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走向善治的必由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通讯员 范玉娟)

福州开展渔业“质量月”活动
无痛治疗 解决病痛
洛阳冬日丽景
苏州春季人才大会端出1.6万个岗位 海归打飞的来求职
第五届文博会新增红色旅游精品展
南江乡屋权元素流动撬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大课题
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2018年一季度数据发布
巾帼不让须眉 岳阳教授“魔都”亮剑!
22℃! 高温回升暖意浓
财政部山东专员办来菏检查
东至县狠抓粮食购销,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网络作家成都采风 点赞千古广都
“网络名人”陕南行主题采访走进商洛
黄金周外卖 大数据出炉 合肥医药订单猛增16倍
三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行政审批事项的公示(2018年第20期)
三车追尾孕妇受伤 交警紧急救助
九届市委第二轮巡察14家单位巡察反馈情况
2017年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普陀召开
南阳市中心城区绿化上档升级 游园建设无空白 绿色福利惠居民
我市召开2018年文艺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