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尾巴,天气依然酷热,位于水西镇的江家村,一幅火热的忙碌景象。蓝天白云下,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随风泛起阵阵金波。沿着村道从南向西走,一畦畦大棚蔬菜映入眼帘。处暑已过, 劳作的村民正戴着草帽挥着锄头在整地松土,为下一季蔬菜播种做准备。
“这就是江家村委的野菜基地,上过三次江西日报和江西电视台呢。”江家村党总支书记傅小华介绍,多年来,江家村的特种蔬菜一直是水西镇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主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健康牌”,还有着新余少有的规模种植野菜 “特色牌”。去年,在江家村委积极促成下,老“网红”蔬菜基地成了帮助贫困户“摘帽”的新“金矿”。江家村24户贫困户入股,不仅在家门口当起了职业农民,还可以每半年拿一次分红。
据了解,江家村是水西镇的大村,全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00余人。由于离水西工业园近,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工业园上班,而江家村24户记档在册的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的妇女、老人。去年,江家村委筹集了10万元帮村里24户贫困户入股了元平和细红两个特种蔬菜基地10%的股份,今年,村委又追加了5万元作为贫困户入股的资金。如今,这两个“网红”基地成为江家村的特色扶贫基地。
“丝瓜、苦瓜、水果玉米、水果藕……这里的蔬菜都给村里的颐养之家给包了,老板不愁销路”,傅小华告诉记者。这片蔬菜基地正是位于江家村南边的元平蔬菜基地,自2011年开始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开始,靠着主打“有机牌”和“错季牌”,其种植的蔬菜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在东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200多亩的野菜基地——细红特种蔬菜基地。据了解,细红蔬菜基地的老板付新忠早年做蔬菜配送生意,凭着十几年酒店蔬菜配送的经验,他发现野菜和特种菜不仅售价高,且市场供不应求。5年前,他特意请来了福建的师傅种植人参菜、养心菜等野菜和紫贝菜、广东菜心等特种菜,200多亩的特种蔬菜大棚,亩均纯收入约5000元。“野菜‘娇贵’,需要的温度、湿度要求高,虽然新余种植大棚蔬菜多,但是能种植野菜的少之又少,卖得好的十几块一斤,一般的也要六七块钱一斤。”付小华告诉记者,这些野菜几乎不需要施化肥、打农药,绿色无污染,上海、长沙、南昌的高端酒店争相订购。
今年55岁的廖美根是江家村水南新村小组低保户,去年开始,廖美根在家门口的蔬菜基地“上班”,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元工资,加上村委筹钱帮她入了股,每半年还有几百元分红,2018年,廖美根成功“摘帽”。老“网红”蔬菜基地成为帮助贫困户“摘帽”的新“金矿”。江家村像廖美根通过特种蔬菜基地“摘帽”的贫困户共有10户。谈起在特种蔬菜基地“上班”的日子,今年上半年,拿到688元分红的腰里村小组村民胡学明深有感触:“这里的野菜好销,做事有保障,不怕没路子。”
乡村振兴宁波实践:为乡村建设注入美丽基因
高校争相申请新增专业 能否缓解新兴行业人才荒
陕西推47条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图说“两会”
乐清几任县长与专业户交朋友的故事
水西镇江家村特种蔬菜基地助贫困户“摘帽”
洪江区 “精品房式”教育改革硕果累累
上杭太拔镇院田村:推进新村建设 提升景区形象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
市民公园,我来啦!
汝城县委常委、副县长何海到集益乡益将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谯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娄底三小举行第二十七届“春蕾杯”教学比武
乐师附小:爱护校园 从我做起
茅箭区教育系统举行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春节倒计时 黄金消费火
服务五象新区发展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在常高校思政课改革一年来,成效如何?
《人民日报》头版“晒秋”--中国最诗意的秋天
盐田开展城中村地下中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