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黄村昨发现一尊疑似元明时期石像生


  莆田新闻网讯 5月6日,市民郑兆权在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发现一尊古代石人雕像。经市、区文物专业人员现场察看后初步判断为古墓前的石像生,年代为元明时期。
当日上午11点半左右,记者获悉后赶到现场,看到石像平躺在一块杂地上,脸部等多处沾满泥土。在市、区文物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一台叉车正将石像架起,准备运往市区三清殿文保所(如图)。郑兆权说,他发现这尊石像后,马上向文物部门报告。
中午12点多,石像被运往市区三清殿文保所。工作人员用水冲洗掉石像上的泥巴,石像逐渐露出真容。只见这尊石像头戴头盔,身着铠甲,双手拄剑,笔挺站立。石像脸部面露威严,鼻梁高挺,两条胡子弯卷翘起。虽然面部风化严重,但一对丹凤眼仍清晰可见。经测量,石像含底座身高206厘米,肩宽70厘米,底座高16厘米,宽66厘米,厚56厘米。
城厢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文彬告诉记者,从人物形象和制式来看,这应该是古代陵墓前安设的石像生,古代官员的陵墓前会使用石像生,这尊石像生足以显示墓主人当时在当地的显赫地位。值得考究的是,石像生雕工粗犷,人物形象与汉人明显不同,更接近胡人,所用石材为青石,是明代常用的雕刻石料。初步判断该石像生年代为元明时期。
林文彬说,由于石像生确切出处未知,三清殿文保所将暂为保管,等待进一步考证。近年来,我市接连发现出土各式文物,凸显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眼下,我市正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这些历史文物,更要加大力度保护。(湄洲日报记者 周凌瀚 吴伟锋 文/图)
延伸阅读
石像生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在陵墓前安设石像生,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

荣成市渔业安全生产涉外渔业管理暨“湾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临沂:理发店会员卡里有钱不能用 想要消费还得充?
观山湖区金源社区上麦村苗族同胞 欢庆“稻花节”
秦淮停车收费实现"不见面"审批 办事人可通过QQ提交材料
第一季度全市老干部通报会暨市级老领导座谈会召开
下黄村昨发现一尊疑似元明时期石像生
资兴:开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
九江小学开展第三届“灵动杯”术科竞赛
女子生完大宝半年没来例假 医生告诉她“又怀孕了”
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启动互通共享
浙江日报刊文丨绿色能源助力“品质岱山”
暑期,常州近2万名孩子忙音乐考级,吉他成"新宠"
[外事侨务办]文莱华文媒体团访问成都
我市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动员会
肇庆举全市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和美丽乡村
宿迁·连云港“交换春天” 20余位网友来宿感受“春天”
肥乡区委书记赵洪山主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邱县教师素质提升大讲堂助力教师成长
 
退伍老兵二次入伍续写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