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桃源富硒香米”公用品牌

近日,为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质量导向,优化粮食产能、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桃源县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桃源富硒香米”公用品牌,确保种植面积稳定230万亩以上,到2020年,总产达到9亿公斤。
意见指出,通过建设粮食主产功能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一片一业”,建成东北路30万亩富硒特色稻米主产功能区,中路、东路、北路60万亩优质稻主产功能区,南路20万亩“稻——油”主产功能区,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以上,到2020年,总产达到9亿公斤。优化品种结构,改进耕作方式,双季稻产区实行早稻加工型品种搭配晚稻优质稻品种,中稻区实行一季优质稻、一季油菜的“稻——油”耕作方式,推动“早加晚优”“稻——油”模式高产高效创建,“早加晚优”高产高效创建面积达到50万亩,“稻——油”高产高效创建面积达到20万亩。
意见要求,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推动设施装备升级,大力推广高速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稻谷烘干机,到2020年,机械化插秧面积达到60%以上,机防、机烘作业面积达到80%以上;支持智能密室催芽育供秧中心建设;大力推广油菜旋耕、开沟、播种、施肥“四位一体”机械化生产,着力突破水稻机插、机防、机烘和“稻——油”机械化生产瓶颈制约。
意见明确,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生产经营联合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万、千、百、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到2020年,粮食规模种植大户达到1万户、家庭农场达到1000家、合作社及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0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家,着力形成粮食生产、加工、服务全产业链的新型职业队伍。
意见指出,着力打造大园区、大龙头、大基地。以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区为中心,以枫树、陬市、漆河等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动粮食加工产业聚集发展,到2020年,形成产值超50亿元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推动科企对接,提升特色大米、高档优质大米产能,建设1个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打造1家国家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培植省市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形成100家规模加工企业、100万吨年加工能力的产业龙头。实施龙头引领,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探索“定品种、定价格、定产能”的订单生产方式,建成60万亩优质原粮的生产大基地。
意见强调,整合名优品牌资源,强化品牌质量管理,完善品牌质量标准,着力打造“桃源富硒香米”公用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展品牌展销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责任编辑:晏紫卉)

洞头首所民办中学今秋招生
田里种出画!常州新北稻田里惊现“赛车”、“骑士”
我市7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通过验收
阜蒙县推进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工作初见成效
茶陵县长江小忠就秩堂镇晓塘村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桃源县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桃源富硒香米”公用品牌
柯俊主持召开恩施州城建设管理专题会强调树牢城市意识和“家”的意识切实提升恩施州城建设管理水平
第11届广西(贵港)园博会即将开幕
佛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为“城马”助威加油 碑林赛段异彩纷呈
小区100多户空调外机滴水,业主"晴天出门要打伞"!物业回应…
虞城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动中稳步前进
广东四医院晒“看家本领” 部分技术领跑国际
浚县屯子镇积极做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交流及党员个人学习笔记评比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鑫鼎社区|点亮创意火花 共建生态家园(图)
粮市社区精心浇灌民族团结和谐之花
朝天区打好“三张牌”力争产业转移再接新项目
年花乱丢现象减少
包头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