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出

  合肥在线讯(记者  江琪)  近日,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名人馆承办的“寻珍数典薪火相传——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安徽名人馆展出,将持续到4月22日结束,共展出文物390余件。
为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安徽省文物局精心策划举办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本展览从百万件文物中遴选出390余件展品,分为“硕果累累、普查历程、保护与利用、璀璨文物”四个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安徽省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历程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据了解,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建国以来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大调查。安徽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科学规范领导,成立省、市、县普查机构78个,举办普查培训班,培养业务骨干2015名,摸底排查国有单位47000余家,登录文物藏品303994件(套),实际文物数量1158334件,其中一级文物2221件(套),二级文物5152件(套),三级文物52998件(套),涉及全省394个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基本摸清全省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建立了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源数据库。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藏品和资料,极大地增强了安徽省的文化软实力。
  安徽名人馆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钱币、古籍图书、档案文书、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大,文物大多来自宋、清、汉、明时期。”普查期间,安徽省共调查47000余家国有单位,登录文物藏品303994件(套),实际数量1158334件,成为全国登录文物超百万的文物大省之一。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发言摘要
漳州互通增设出入口匝道通车试运营
绥宁县鹅公岭乡精心部署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一带一路”上的未来港(新时代走在前列)
合肥市“干干净净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倡议书
安徽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出
临沂市人民医院发起公益众筹 12类贫困患儿可获救
胡润泽履行泾河河长职责 实地查看河道治理工作
北塔区教科技局开办全区科技教师培训班
常德高考、学考期间 市城区部分路段交通限制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临5号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公益美术培训开课
我市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活动好戏连台
发展绿色大产业 推进雅安大跨越
【市城管局】给城市“找茬儿”的人
南京今年已有9000多人报名应征入伍 一半以上是大学生
市武协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乱花渐入迷人眼 春季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激增
“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外妇女招待会在京举行
2017年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共受理结算业务85733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