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名家名作。
本报记者 李佩蓉 文/图
6月10日,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共青团汉中市委、汉中市少工委主办,汉中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三届陕西省朗诵大赛汉中赛区暨汉中市第二届朗诵大赛落下帷幕。一千多名参赛选手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5岁,在这个春夏之交,他们沉浸在优秀经典诗篇的海洋中,沉醉于唇齿之间迸发出的音韵节拍里。在朗诵的世界里,用音律之美、声音之美,吟诵对祖国的深情、对家乡的热爱、对经典的致敬。
推动我市全民阅读开展 让中华语言艺术魅力灿烂绽放
两个月来,在朗诵大赛的舞台上,我们听到了天真可爱的童心萌语,看到了风华正茂的指点江山,领略到了恢弘大气的天地壮歌。从少儿、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每一个年龄段的选手,都用自己不同的体验,对朗诵、对经典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和演绎。让我们看到素有“汉人老家”之美誉的汉中,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的努力和追求。
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汉中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颜勇告诉记者,“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优秀诗词歌赋,汇聚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曲曲华章,浓缩了汉语的韵律、节奏、词章之美,融会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中,行成了一条浩瀚的文明长河。经典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食粮、情感食粮和精神食粮。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一代代中国人的责任。我们举办的此次朗诵大赛,以‘为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青少年搭建一个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平台’为宗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社会各界对朗诵艺术的认知程度,推广普通话,发掘朗诵人才,为全省朗诵大赛输送优秀人才,推动汉中全民阅读开展。”
诵读优秀经典 感悟汉语魅力
近几年来,我市朗诵艺术蓬勃发展,各种读书会层出不穷,通过朗诵经典,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各中小学也纷纷成立朗诵社团,丰富校园生活,培养艺术气质;一本好书也总能让人不禁诵读出声,近日,《梁家河》一书在我市掀起学习热潮,各级政府机关也通过举办朗读《梁家河》的活动深刻理解该书所蕴含的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被朗诵“圈粉”的汉中人,犹如一支文艺轻骑兵,吟哦着诗情画意,传递着正能量。
读一首诗,或诵一篇美文,总会不经意地被藏于其中的韵律美所感染。不管朗诵的内容是什么,人们最先听到的,一定是朗诵者的声韵美。
56岁的参赛选手何力志在决赛现场深情朗诵了一篇《生如胡杨》,赢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说:“朗诵是一门心灵艺术,需要沉下心来,不断地通过读书汲取营养、通过思考来洗涤心灵,使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在纷繁的生活中发现美好和诗意!”
16岁的参赛选手强雅宁吟诵了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平日里热爱读诗的她说:“读诗让我们更能透视生活的历程,陶冶我们的情操和文化修养,诗是一种韵味,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畅感,或许悲伤,或许快乐,或许挣扎,但让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大赛评委、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朗诵艺术家董少敏告诉记者,朗诵是一门门槛低、容易接触、真正走心的艺术,尤其是近年来,语言类艺术节目的兴起为朗诵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希望朗诵爱好者们多多朗诵积极向上的、富有家国情怀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语言艺术魅力灿烂绽放。
株洲市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站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环保网络学院学习
“奉献我能奉献的所有”——记市优秀志愿者侯彦玲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关于地方立法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
【贸促会】获得开展优惠原产地签证授权
雨山区发经委组织开展铸造企业专项检查
朗诵让生活撒满诗的甘露
助力“高企”认定
我市国际友城泰国曼谷市代表团出席第26届广博会
台州市拟提拔任用市管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我市欢送1854名新兵入伍大学生入伍比例为近年最高
粥疗养生!熬粥不难,好粥不易
林竹红车世刚深入企业调研
兴华楼垃圾无人处理很臭请相关人员处理
6岁女童暑期练舞竟患上这种病,家长吓坏了!
外地游客喜欢光顾江门哪些景点?移动大数据话你知!
新华社、人民日报为新县这位5旬教师点赞:谢谢你!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吉首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项目落户吉首
市农业局举办学习宣讲会 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太平角打造永不落幕音乐啤酒节 新说唱活力亮相
王国玺冒酷暑走访贫困村与幸福院老人共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