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你对城墙的记忆是什么?12 月 12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 南京城墙记忆 数字化项目近日已正式启动,近 40 位各界人士关于城墙的记忆将会以纪录片的形式被保留下来,为你讲述明城墙 651 年历史长河中的动人故事。
重视人的作用,让南京城墙 活 起来
南京明城墙今年已经 651 岁了,在这 651 年的发展历史中,很多人和事都与它有着丝丝的感情和联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明城墙进入大规模修缮阶段,这一修就是 30 多年。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基础研究部副主任周源介绍说,这其中很多人都作出了自己贡献,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对他们的贡献做一个回顾。 如今,很多参与过城墙研究、修缮的专家学者岁数也是越来越大了,我们城墙中心想把他们关于城墙的珍贵记忆留下来。 周源说,于是建设 南京城墙记忆 数字化项目的想法应运而生。
目前,记忆工程正在建设中,初步计划将在一年内对近 40 位与城墙有关的人物进行采访,包括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种身份,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则是普通群众。 通过收集他们与南京城墙相关的历史资料、珍贵物件,一方面为了留下这些珍贵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周源说,目前已经采访了两位专家,他们都已经 90 高龄了,分别为梁白泉和罗宗真老先生。
他们都是城墙研究的老专家,罗老儿时和青年时期都成长在南京,对南京城墙都有着温馨的回忆,罗老的讲述会将当初南京城墙旧事完整鲜活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周源说,而梁白泉作为南京博物院的老院长,一定会对城墙的保护与申遗提出很好的建议。 目前,明城墙申遗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由各界人士讲述城墙历史,也将成为一个特殊的资料,为明城墙申遗作出贡献。
观众也将成为 记忆工程 的一部分
2019 年,南京城墙博物馆将会与公众见面, 南京城墙记忆 数字化项目也将以纪录片的形式入驻博物馆,丰富城墙博物馆的展陈内容。
未来我们可能会将讲述者的采访资料剪辑编排成纪录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博物馆里播放。观众来到博物馆,想听哪个专家的意见和想法,就可以点击人物相片或姓名来互动。 周源介绍说,同时也将成为 记忆工程 的一部分,他们观看之后可以留言,而精彩的留言将会以录音的形式留在博物馆里。 这样一来,城墙不再只是一堵凝固的建筑物,真正的让城墙活起来。
浙江农村公厕怎么建、如何管?5月起的新规看过来
湖湘英烈|陈为人:用生命守卫党的“一号机密”
军民鱼水情岗位送上门
画梅传承者傅晓文来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参观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 城管环卫系统予以嘉奖的决定
为申遗助力 聆听南京明城墙651岁的记忆史
大货车撞断电线杆,经过抢修,该线路昨天已恢复正常供电
郭锡文检查春节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工作
梅州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第十二批转办案件25宗
百套设备实时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提升
大亚湾区开展十大专项行动 打造安全旅游环境
申城4月市容环卫投诉总体平稳
2018“内蒙古青少年校园足球日”公益活动启动
旅顺口区把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向纵深
市卫生计生委针对控烟投诉的场所组织联合执法行动
高淳区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
厚街27家企业参展2018海丝博览会
良心企业,不忘初心
句容水库春季捕捞收获丰硕 “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法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