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三名工程”研究团队工作启动仪式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慢性病精准防控水平,在市政府和市卫生计生委支持下,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在我市率先引进重大慢性病精准医学研究团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宏灏院士团队。这将是“健康深圳”建设的又一支新生力量,是我市重大慢性病精准预防、治疗、管理事业的重要节点。
此次引进的团队是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第四个“三名工程”团队,也是首个A类团队,该团队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宏灏院士领衔。周宏灏院士是我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个体化医学奠基人。他所领导的团队长期从事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教学、研究和转化,其主要科学贡献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系统研究其发生机制,促进世界各国药政管理和新药开发对种族因素的重视;深入系统研究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和机理,率先推向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应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首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创建我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并推向市场,推动我国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管理。周院士是国际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泛太平洋临床遗传药理学会执委,创建了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并任首任主任委员,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内的国际SCI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培养硕博士和博士后230余名,为我国造就了一支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和服务的队伍。
引进团队其他成员中,二级教授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符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标准的4名,后备级领军人才1名。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该所是我国首家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单位,现为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和“985工程”I-III期建设单位。
本项目依托科室——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实验研究所,由实验研究、慢病监测和健康管理三部分组成,主要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实验研究与多组学分析评估;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防控适宜技术研发与策略倡导和制定;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组织与动态管理;疾病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等工作。现有工作人员51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以下职称36人,硕士以上人员26人。成员职称结构呈金字塔型,学历结构呈梭型,是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
本项目通过周宏灏院士团队在重大慢性病多组学研究、可药性靶向位点发现、验证和应用,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和机器深度学习,预测预警模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着眼当前及未来慢性病流行和防治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我市预防-治疗-管理的一体化慢性病防治网络体系,将致力于建立重大慢性病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队列、系统构建重大慢性疾病的大样本生物样本资源库、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进行药物基因组学位点的功能研究及可药性评价,筛选出主要慢性病的行为-生活-环境-遗传等多维度相关危险因素,发现个性化疾病和治疗相关的新标志物,对传统基因新位点或全新生物标志物进行临床评价,开发个性化的精准预防、治疗、疾病/健康管理干预体系,以最大程度控制主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上升势头,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干预效果,助推“健康深圳”相关指标的实现。通过5年的合作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华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重大慢性病精准医学研究平台。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美华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发言,她希望团队及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做好具体详细的合作规划,在慢性病个体化医学和精准防控工作中闯出新天地,为健康深圳做贡献。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莫俊銮
官方回应:昆明尚未启动限价商品房销售
12地国有景区出台“降价令”
2018.04.16晚间天气预报
安居区积极部署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和高考护航工作
三水举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
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引进“重大慢性病精准医学研究”团队,助推“健康深圳”目标实现
“以考促学”经开区执法局开展第三次法治培训考试
昨天上午辖区高速实行特级交通管制
长沙市第六届公益电影放映月启动 让全体市民共享电影惠民大餐
阳城县美韵家园小区居民将干净整洁的旧衣服放进回收箱
景宁县四个教育新建项目同时投入使用
防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已解除
咸安最美家风传承人物揭晓 6名咸安赤子喜摘“桂冠”
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苏州市广场群众文艺展演昨晚举办
【批前公示】湖北城市职业学校会堂及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公寓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调整批前公示
市政协召开调研座谈会
邹平县:我县成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农机化示范县
【海口网3.12植树节】椰城持续增绿护蓝推进园林绿化
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
张家界经开区:你发展 我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