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温情的孝道——
夫妻每天陪老母亲打球,20年不间断
唐晓梅陪母亲打乒乓球。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吕登纬 文/图】“今天我在淇滨区鹤源小区的乒乓球场见到一位87岁的老奶奶在60岁的女儿、女婿陪伴下打乒乓球,这样的画面令我心里暖暖的。”10月18日,本报小记者王子萌向记者反映。当日,记者与王子萌一同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陪老母亲打球20年
这位87岁的老人名叫舒福顺,她从年轻时就酷爱打乒乓球,如今虽然已年近九旬,但身体硬朗,每天坚持和女儿、女婿打半个小时乒乓球,每轮对打都能持续几十个回合。
“20年前,我觉得妈妈年纪大了,出门打球不方便,就让老公用三合板制作了一张乒乓球台摆在山城区老家的院子里。”舒福顺的女儿唐晓梅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她和丈夫赵清鹤就每天坚持陪母亲打球。
十几年前,老人随家人搬到了淇滨区东方世纪城小区居住,此后他们就在邻近的鹤源小区里的乒乓球场打球。最难能可贵的是,唐晓梅、赵清鹤始终陪伴着老人打球,寒暑不断。
“谁看这一家人都很羡慕,多年来每天早上六七点钟,闺女、女婿就用轮椅把老人推到乒乓球场,按照老人接球的频率与她对打。别看老人岁数大了,动作可娴熟着哩。”经常在乒乓球场旁健身的王炳学老人说,像唐晓梅、赵清鹤这样的好儿女值得尊敬,他们持之以恒孝老敬老的精神很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阅读是老人与儿女交流的纽带
“老人有5个儿女,都很孝顺,经常来看望老人,可老人就爱跟着我们两口儿住。”赵清鹤说,老人喜欢清静,最喜欢在家中的飘窗下读书看报以及观看时政新闻类的电视节目。
“我们有空了就和俺妈聊天儿,除了聊文学,就是聊国家的时政动态。你要和她聊国际话题,她还能给你讲讲特朗普的奇闻趣事,中东、欧盟的热点也不在话下。”唐晓梅笑呵呵地说,家中订了多份报纸和杂志,老人每天都会仔细阅读,不肯落下一段文字。
赵清鹤说:“咱本地的《鹤壁日报》《淇河晨报》是老人最爱看的报纸,她觉得这些事发生在身边,所以她很关心。她经常拿着报纸告诉我们咱市某日某地发生了什么事。”
老人经常和儿女们交流读书心得。老人的一个儿子如今在上海定居,她经常打电话督促这位不在身边的儿子坚持阅读,并互寄书籍,交流读书心得。这位在外地的儿子最常送给老人的礼物就是各类书刊,每次老人收到来自上海的包裹就会激动不已。
阅读不仅是老人最爱的消遣方式,更是她与儿女交流的纽带。
孝顺父母是道“必选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唐晓梅、赵清鹤夫妇悉心照顾、陪伴老人的事迹在鹤源小区附近广为人知,大家对他们的做法称赞不已。但唐晓梅、赵清鹤夫妇表示,这并不值得称赞,赵清鹤说:“孝顺父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孝顺是尽职,不孝顺是失职,我们两口子只是做了全天下儿女都应该做的事。”
“我妈是在南方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很讲究。除了大件的棉服,所有衣服都是她自己洗,我们抢都抢不过来。她年纪大了,睡眠少,每天比我们起床早,她总是轻手轻脚地收拾好球具等我们陪她去打球。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我妈从不给我们添负担,现在她就是我们家的‘定海神针’,有了她,家里才有主心骨呢。”唐晓梅说。
总值班:霍海洋
责任编辑:韩智英
家长们注意这些药品儿童禁止使用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龙岩市直单位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的公告
省纤检局对潍坊市质检所棉花工作进行考核
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太原隆重开幕 楼阳生作政府工作报告
钦州市各县区举行“国家扶贫日”扶贫捐赠仪式
鹤壁一对夫妻每天陪老母亲打球,20年不间断
酒后开车还撞警车 这个司机胆真大
百岁老人过生日 社区祝寿送温暖
浦发银行国际化再迈一步 伦敦分行正式开业
蚌埠陆军预备役舟桥团莅临五河县城管执法局指导双拥工作
我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
海口美兰区大力查处“微腐败” 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市委党史办前往扶贫点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岳亮深入兴平市看望慰问老人
关于开展第一百零八期邀请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活动的公告
阳西县:阳西县戏剧家协会成立晚会
泰山区争当创城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
“慢就业”也不宜太慢 八成受访者认为不应超一年
连续降雪有利缓解我市今春旱情
水清河美城靓,“绿色舟山”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