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黑科技”? 重庆一科研成果让“个性化”药物成为可能


dna编码分子库技术为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实习生 张吟吟 摄
dna编码分子库技术筛选百万级,甚至亿级的分子量只需数月时间就可完成。实习生 张吟吟 摄
  3月23日20时54分讯(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张吟吟)走进重庆大学药学院的实验室,研究员李亦舟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只放满小试管的盒子。他举起其中一支管说:“这里面装了三千五百万个不同化合物。”这就是近日,李亦舟实验室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ario neri教授实验室合作,通过dna编码分子库技术获得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将推动新药研发的进程,还让“个性化药物”定制变成可能,将来老百姓或能买到“专属”自己的药物。
  数月就能完成亿级分子量的筛选
  如果把分子库中的每一个化合物比喻成无数把“钥匙”,那么医治某种疾病的药物靶点就是需要打开的“锁”。无数把钥匙想要打开一把锁,那就只能一把一把去尝试。
  在医学界,筛选“钥匙”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高通量药物筛选,但是这种方法的筛选周期很长,合成、筛选500-600万个分子就需要20年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即使研发出了新药,老百姓买药价格也十分昂贵。” 李亦舟说道。尽管高通量筛选在新药研发中需求巨大,但是在实际中仍存在技术壁垒。
  李亦舟及其团队采用的核心技术——dna编码分子库技术,就是为分子库中的每一个分子都贴上“条形码”,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快速为某一把“锁”锁定相对应的“钥匙”了。李亦舟介绍说:“我们使用的这项技术可以说是‘超高通量’筛选,百万级,甚至亿级的分子量只需数月时间就可以完成筛选。”
  该技术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重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李亦舟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个研究团队在进行该项工作,李亦舟及其团队的成果为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药物“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由肿瘤坏死因子所导致的类风湿关节炎让人苦不堪言,目前市场上没有口服药品可以治疗,只有抗体药,也就是常见的注射药。然而抗体药的制造成本高,老百姓购买价格就高,且药品需低温保存、患者需携带注射器等限制条件十分不便。
  李亦舟及其团队所采用的dna编码分子库技术,将有利于加速治疗该疾病的化学小分子药物的研发进程。通过化学手段模拟抗体设计出化学小分子药物,再结合这项新技术,研发出口服药物。这对老百姓来说不仅方便,而且实惠,确是一大福音。
  除此之外,通过这项技术,未来还有可能实现“个性化定制”药物的研发。李亦舟以癌症为例,“不同患者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对药物等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会导致很多副作用。”他表示,该技术未来可用于研发“个性化药物”,使药物的针对性更强,从而减小对个体的损害。
  同时,李亦舟及其团队将进一步深化创新该技术,努力实现低成本的药物研发, 降低资金、时间等成本。“这样老百姓买药便宜了,药的副作用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李亦舟说道。

疫区14577头生猪已全部扑杀
2018节后全市工业企业复工总体平稳有序
市政协视察公益诉讼工作
近日,陆丰市弘义爱心公益协会到碣石镇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市浯溪口管理办强作风助推工程建设
还有这种“黑科技”? 重庆一科研成果让“个性化”药物成为可能
市发改委八举措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南宁高新区清理6家违法塑料加工厂
宁夏高校看好大数据专业
东快路上的“急救包”
我县召开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
市住建局:提升“六大工程” 力补民生短板
开学第一课:创建文明城市 九江小学在行动
金华市教育局领导来嘉兴技师学院调研基地建设
节日里的精准扶贫座谈会
居民反映垃圾中转站气味难闻 政府部门:将加大清运频率降低影响
上个月厦门4890辆机动车行驶证作废 以小型车和摩托为主
2017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高级人才招聘会举行
利川2159名农村肢残人集中评定办证
营改增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操作指南:基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