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径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乡村振兴,如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高敬、胡璐
日前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文件要求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专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如何真正让农村的绿水青山给农民带来金山银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让农民吃上“生态饭”,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路径——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比如,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浙江德清县县委书记项乐民介绍,仙潭村是莫干山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前些年,这是个连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的穷山沟。近几年,村里发挥当地绿水青山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前在外经商的人员、大学生们纷纷回乡创业,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4万元。在德清,生活在农村的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搬到城里去住,反倒是城里的人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农村去。
眼下,不少农村都在努力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提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要建设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真正把乡村建设成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成为生态文明大系统中的坚强屏障,不能追求大广场、大草坪等,不符合乡村特色。
他同时提出,从农业发展角度看,乡村振兴必须要从以前的产量导向对资源生态造成破坏里吸取教训,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走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供给保障能力长足进步。但这是建立在高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基础上的。如今,原有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拼资源拼消耗的老路走不通了。同时,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都有了新期待和高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也有明确的部署: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农业部今年将在这方面进行强力推进,如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聚焦586个生猪、奶牛、肉牛大县,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确保到2020年基本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以东北、华北玉米秸秆较多的地区为重点,在15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广秸秆农用十大模式等。同时,今年农业部还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

卷入“处方门” 重组中的云南白药身陷信任危机
欢天喜地闹元宵 市民大赞过年气氛浓
《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发布 济南通用机场建设将迎大发展
拉近两岸青年距离 “两岸一家亲”微信表情包上线
2017年巴中市城区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
乡村振兴,如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径
市妇幼保健院第二党支部召开了党员组织生活会
废旧自行车巧变装饰品
22名中科院研究生走进遂宁市大英县开展科普讲座活动
市氟化工研究院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开展技术对接
莱芜智造装配军用坦克
30万只风车装点贺兰山岩画
我区召开区委书记督办重点提案协商会
金华市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在兰溪市召开
厦门马銮湾两地收金53亿元 保利、金地各落一子
林州市全力谋划林州交通新发展
自强的身影让人感动
阳城县社保所加强基金风险防控监管
邗江19家企业喜获3342万退税款
温岭城西两新组织有了“红色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