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南京市委改革办特向栖霞区委发来感谢信,对栖霞改革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及对全市蹄疾步稳推进改革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和感谢!
2017年市对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栖霞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三项重点改革任务均获满分,排名全市第一。“不见面审批(服务)”、综合执法、全科政务、网格化治理、掌上社区、姚坊门时间银行、综治警务一体化等多项创新举措相继获得中央、省市的肯定推广。中央改革办内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内参》、《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中国市场监管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报道》、《新华日报》、新华网等数十家国家、省市级媒体纷纷报道栖霞改革工作。2017南京市社会建设创新案例评选,“不见面审批”荣获十佳案例,“互联网+全科政务”荣获典型案例,获奖总数位列全市各区第一。
栖霞始终坚持科学谋划、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制定出台2017年《改革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季度推进计划》和《改革工作考核办法》,梳理出6大领域40项改革任务156个改革条目的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建立区领导联系20项重点改革任务责任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通过全区重点创新项目和“工作创新奖”评选激发全域创新活力。
不见面审批
栖霞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梳理不见面审批清单。目前,区级351个事项,街道132个事项已全面上线运行。栖霞区在省、市政务系统不见面率已达97.91%。自发放国内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以来,“不见面、网上办”累计办件数达759件,746件通过EMS寄达,商事制度改革助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区内市场主体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8804家,其中新设企业10766家,同比增长79.1%,平均每天新设市场主体70家。
综合行政执法
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3支执法队伍的工资和组织关系转入街道,实现街道管人管事相统一,形成基层执法“一张网,全覆盖”。落实“批管同步”改革,累计将53203家新增企业审批结果同步推送至综合执法信息平台,检查完成率达96.68%。综合执法改革经验在全市获得推广。
全科政务
全科窗口从能受理8个部门53个事项的“小全科”升级为能受理18个部门211个事项的“中全科”。实行“线下12小时、线上24小时”延时服务,极大地方便上班族办事。全科政务标准体系通过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终期评估。
多措并举,增强群众获得感
“掌上社区”已实现全区119个社区全覆盖,吸纳居民成员5万余人,成功向“掌上云社区”升级。据南京大学民调显示,遇到问题先找社区的比例在栖霞达到了52%,高出全国五个同类调查城市16个百分点。e站通“远程查档终端”已实现社区全覆盖,居民凭个人有效证件,即可就近查阅同自身有关的民生档案信息,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档案馆”,这一创新举措还受到《中国档案报》的关注采访。创新打造“桩钉工程”,守护群众安全,实现综治警务一体化,全区侵财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5.63%。其中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25.54%,盗窃电动车案件统计下降44.8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化解过剩产能,对6家企业实施关停,3家铸造企业实现停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司法公开新途径。开创“六社共建”统战工作新格局。实施“三千”文化惠民工程,与主流媒体加强运维合作。面向全区开展3轮常规巡察和1轮专项巡察,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梨树县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远程教育“活课堂” 畅通学习“快车道”
市民政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平安西安创建工作
南京交警发布春雷行动第11次曝光人员名单
省人大代表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满分通过,全市第一!栖霞的这项工作不得不服
徐立毅参加“2050大会”
西林开展夏季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
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与凤凰县民族中医院举行医联体授牌仪式
大连环保审批推出13项根本性制度变革
狠抓物业内保建设,筑牢“盗抢骗”防控铜墙铁壁
市公路局党委到联系企业对接“双联共建”活动开展情况
日照今年跑动车!青连铁路、济青高铁年底将同步通车
长乐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
商品房销售不实行“一套一标”将严查
中山两家企业获评省机器人骨干企业
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叫好声中有担忧
仪陇县公安局召开严打入室盗窃犯罪工作部署会
鱼峰区人社局组织开办“窑埠社区技能培训工作坊第三期”
春节期间遇价格违法可拨12358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