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警民和谐 海安打造融合共治社区警务新格局

社区警务工作作为社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区安全、稳定和有序的职责与使命,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海安市公安局立足资源融合、要素汇聚、社会动员、多元参与,着力打造融合共治社区警务新模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12+x”主题警务室群提档升级、“警民守望”广场全面铺开、自主研发“i社区”警务平台、建设智慧警务区试点……一系列亮点工作的推出,折射出海安公安社区警务工作的大升级: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化解、安全隐患联动整治、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均实现了新提升,收获了“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
核心明确,多元参与
打造共治平台 延伸感知触角
社区治理与社区管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海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由“管”到“治”新格局,坚持主体明确、多元参与,以警务室特色化改革为主干,深入挖掘社区安全治理的影响因子,形成治安网格、自治组织等分支,积极打造共治平台。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正积极提档升级“12+x”警务室群,已建成社区警务室216家,主题警务室12家,专业警务室6家;同时,将信息采集、人口管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巡逻防范、法治宣传6大项警务工作嵌入全要素网格同部署、同落实,建立起由社区民警、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构成“1+1+n”的社区治安网格服务管理机制,全市1172个社区网格与警务区对接率达100%。社区民警定期参加网格民情分析会、工作碰头会,有效破解了信息不灵、风险隐患不见底等难题,延伸了感知触角。
海安市区北部的丹凤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就建成的职工住房小区,作为管理相对缺失的老小区,安全隐患不少,还时常发生盗窃案件。“最近几年来,我们小区再没发生任何治安、刑事案件,这里面有秘诀的。”身着保安制服的72岁退休工人潘凤堂手拿一本夜巡记录簿,颇为自豪地说:“我们小区有一支‘五老’党员巡逻队,每日三班定时定点巡查,社区民警丁锦辉是巡逻队指导员,会主动参与指导每周、每月的防范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把警务室建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平安工作就实了。”海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葛志祥说。
在“常规动作”基础上,结合老旧小区特点,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参与社区警务工作——这是辖区派出所针对丹凤小区实施的警务室“私人订制”。像这样特色化的警务室和管理机制,在海安还有很多,基本实现“一区域一特色 一社区一品牌”。
智慧警务,创新模式
增添科技之翼 构建智能网络
2017年10月,海安首批二维码门牌在吉祥水岸小区安装完毕,与此同时,海安市局研发的i社区警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一户一码,扫码进入i社区警务平台输录信息,社区基础管理从传统的‘以户管人’模式跳出来,变成‘以房管人’,实现对实有人口的精准管理。”海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曹宇飞介绍。
日常工作质效提升明显。这是海陵警务室社区民警王益娟在市公安局积极实行智慧警务建设后最直观的感受。“如今,我们社区民警可以通过二维码门牌、视频巡防监控以及手机app、微信群等技术载体实现对辖区数据资源的即时掌控。”
今年年初,江海西路附近店铺接连发生多起更换店铺二维码盗窃案件,通过视频监控,民警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周某,并将画面截图发布协查通告。两天后,嫌疑人再次作案时被店主发现并通过视频系统报案,民警将其抓获。
两日速破“二维码盗窃案”只是海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互联网+”理念与传统警务深度融合模式,并取得实在成效的“局部特写”。近年来,该局在城市核心区海陵、洋港社区试点开展智慧警务区建设,构建科技防范网、数据资源网、治安巡防网、警民互动网四张智能网络。对区域内主干道沿街商铺全部进行技防改造,引进视频对讲安防平台,在100余家商铺布控红外移动侦测摄像头。同时,配合“三零社区”创建,每年改造3-5个老小区,同步推广小技防入户。截至目前,已推广沿街店铺技防200余套,完成小技防入户3000户。
“天网”改造的同时,地面巡防也同步升级,巡防队全部配备带gps功能的巡更仪。并建立由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物业、社区干部组成的“五位一体”网格化联调快处队伍,对消费、停车、医患等纠纷进行先期处理。
智慧警务区自建成以来,辖区刑事、矛盾纠纷类警情分别下降了8.1%、13.5%。
重心下移,便民利民
树立服务标杆 实现警民守望
6月4日,海安市“幸福村居·警民守望”平安法治进村居暨社区民警“五进”送平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体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小品《非法集资害死人》《坑人的养生讲座》等通过生动的表演揭示了非法集资的危害以及骗子的招数,赢得掌声不断。
“警务工作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我们要主动走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海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于志海介绍,“幸福村居·警民守望”活动依托广场建设开展法治宣传、安防讲堂、义警招募,搭建起群众参警议警、民主监督的新渠道,在提供高效警务服务的同时,主动邀请群众参与幸福社区共建活动,与群众共享平安红利。
“我们辖区老小区多,老年人多,喜欢在一起唠家常,家长里短都在他们的交谈中。”镇南警务室社区民警花蕾说。针对这一特点,他们组织群众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以“平安守望、和谐守望、幸福守望”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单元。家住镇南村3组的曹大爷,夫妻二人身患癌症,独子也因病生活无法自理,全家仅靠低保度日。花蕾在积极给予帮扶的同时,牵头开展邻里“幸福守望”,左邻右舍都来出力照顾这一家人。
目前,海安已建成“警民守望”广场32个,向周边辐射建设“幸福村居·警民守望”点48个。开展各类广场活动126场次,现场参与群众3万余人。将为民服务延伸到“神经末梢”,把平安送到群众家门口。
最基层的社区平安,夯实了全市大平安。近年来,海安市公众安全感已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前十位;2017年,海安市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安队伍满意度、社区民警知晓率3个指标位列全省96个县(市、区)第一。
通讯员 缪凡 张小丽 王桂香

贵阳市坚持八个创新
国庆黄金周旅途"囧事"真不少 无锡客运人员出手帮助暖人心
辰山植物园派员参加第十二届 “全国农林电镜学术交流会”
随州跑团国庆节组织环白云湖长跑
双休日14万多人次逛矿博会
创新机制 警民和谐 海安打造融合共治社区警务新格局
东坑镇召开会议 部署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
成都地铁线网运营目前正常 各车站已备好防汛物资
开封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寒假时间及工作安排已经确定
第二批省级环保督察启动进驻荆州约20天
市民政局对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展终期评估
百名书记讲党课 优质教育我先行
天然气罐车三环线突起火 幸处置及时未发生爆燃事故
市国资公司投资吉利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对接洽谈会在经开区召开
“互联网+财务”优化江企资源配置
王革冰主持召开市委五届35次常委会议
高新区:完善三级责任制度 实现投资稳定增长
郑人豪姜建军率队赴穗拜访广东电网公司
双清区尊师重教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厦门气温逐日攀升 后天或有阵雨午间会变得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