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农民,是处于真正主体地位的农民;是兼具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农民;是备受尊重的群体形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巩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乡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既要体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形象,也要通过培育“乡风文明”,重塑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新时代的农民,是处于真正主体地位的农民。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新时代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本质区别。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尽管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但是农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这首先就表现在中国总人口结构中,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社会生产群体,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维度来看,农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火热激情亦不容抹杀。特别是农民在经营方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更是开创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代农民依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这也就意味着,凡是持有忽视农民的作用,进而产生对农民的歧视与偏见的思想的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漠视,更是对中国的未来不负责任。一句话,现代农民,首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
新时代的农民,是兼具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农民。中国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模式,与当前实现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农民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同时要科学地管理农业,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业。新时代的农民应该是一个懂科学、会经营的管理者。丰富多彩,节奏明快,文明健康的生活模式,当是现代农民的基本生活状态。此外,从思维观念来看,新时代农民应摒弃传统农民的那种胆小守旧、故步自封、害怕变革的思维观念及价值取向,应该是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应尤为重视与迫切。
新时代的农民,是备受尊重的群体形象。多年前,画家罗中立一幅《父亲》的农民画像,整整震撼了一个时代。画作中的“父亲”衣兜里插了一支圆珠笔,有人认为圆珠笔是这幅画的一个败笔。历史发展到今天,那种认为农民就应该在手里握一把镰刀或锄头才符合其身份的认知,已然落后于时代。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定位的农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农民。
阎武副市长莅临市教育局新春慰问并指导工作
芜合高速长安互通立交改建路段全面通车
新桐乡创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富平县25家农场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殊荣
城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塑造新时代的新农民
日照市政协开展送医送文化下乡活动 助推乡村振兴
石家庄市运河桥客运站开通免费摆渡车
青少年部击剑比赛进入第五天扬州击剑小将再摘两金
前10月签约落地20个重大项目
共建数字出版物交易平台
李跃勇就白鹭集团凤泉厂区退城入园工作强调: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全力以赴支持推进
买来奔驰车专搞碰瓷 事发后四处躲藏终被抓
工作简报 第49期
武汉团队孟加拉建桥 急流中插入120米钢管桩如“定海神针”
世界杯开赛在即 酒类和饮料开始火热促销
2018年长春市中考填报志愿29日截止
长途客流 大连北京最多累计运送旅客135万人次
庆祝党的生日 不忘宣传搬迁政策
临沂物价局:深刻认识统筹结合抓好当前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