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津市积极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政策拉动、示范带动、项目驱动、创新发展、脱贫攻坚等措施,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壮大农村经济的引擎。
果业发展拉动
丁红明是柴家乡上市村的水果经纪人,由于诚实守信,严把收购质量关,深得各地客商信赖。经过近20年的辛苦打拼,他已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今年,他申请成立了红明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产销一条龙和规模化果业发展之路,让更多果农走上了致富路。
上市村是个纯农业村,土地肥沃,近年来先后发展了苹果、桃、油桃、杏等水果经济林2300余亩,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村民们尝到了种植经济林的甜头。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效应,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也低,创品牌、闯市场更难以实现。在乡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响应下,丁红明成立了红明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实行土地托管,对栽种、管护、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依托电商和农超对接,实现了农户抱团发展。
葡萄产业脱贫
近年来,夏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以“推进规模种植、打造特色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大力促进种植业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不断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
在发展葡萄产业中,该村在河津市农委、柴家乡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扶贫资金拓宽硬化巷道、田间道路5公里;在村中心垃圾场上建成了集销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铺设灌溉管道1万余米,修建下水道500米;更新葡萄品种、免费发放苗木,促进葡萄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组织贫困户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借助葡萄这一特色农产品的示范效应,搭建开放平台,打造生态旅游名片,带动其他农副产品发展;帮助葡萄合作社以打造品牌为核心,提高葡萄品质,提升品牌效益,让葡萄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据该村负责人介绍,目前全村种植葡萄800余亩,发展巨峰、夏黑、红提、黑提、户太八号等20余个品种。仅此一项产业,每年给村民带来300万余元收入。
“我家种有3亩葡萄,这些年村里不仅给贫困户发放葡萄苗木,还邀请专家为葡萄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该村村民李如义如是说。
林下养殖带动
上化村是一个山区村。该村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为发展经济林的村民发放种苗、化肥,并组织技术培训等,为养殖户协调土地,积极解决养殖基地的人畜吃水问题。
今年49岁的上化村村民柴建朝在村里大力扶持农业的举措中鼓起信心,除了在自家的十余亩土地上栽植了核桃树、花椒树等,还承包了100余亩土地发展经济林。为有效增加经济效益,解决林带内的除草问题,柴建朝成立了朝栋林圆养殖合作社,在自家的地里搞起了林下养殖,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增收致富路。
据悉,该养殖基地现存栏土猪30余头,土鸡1000余只,主要喂食草、玉米、麦麸、豆粕等,属绿色养殖,产出的鸡蛋、土鸡肉、土猪肉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种林下养殖,草料不用愁,玉米可以实现部分自给,鸡和猪的粪便可以肥田,形成了循环发展的新模式。下一步,他计划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展林下养殖规模,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农副产品,唱响了特色养殖的增收致富曲。
广西航空吞吐量增速创造历史桂林机场第一季度旅客量增两成
省水利厅来邵检查防汛备汛与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芳村镇廉政文化进万家
沙头街道拆除一处20吨立柱广告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妈妈,请不要晒我的裸照”
政协委员、日报记者胡俭:雪后大考,为扬州点赞
一大批景点对全国民警免费
抚顺市在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
淮北市审计局聚焦精准扶贫再发力
及时回复市民建议
叙永县:县委书记陈景强现场办公力促叙威高速加快建设
安乡交警四措并举全力应对高温天气交管工作
康琼 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 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
松阳扎实推进“蓝剑护农”行动
淮阴城管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德州获5072万元生态补偿资金
通州129个在建项目全部开工 一季度70个拟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正抓紧推进中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首批优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