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变”骨头 价值胜黄金


  张其清展示用牡蛎壳制成的骨骼替代材料。
  福州新闻网5月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黄凌 文/摄 通讯员 王磊)“这块不到1克重的人体替代骨骼材料,市场售价高达2000元,而它是用牡蛎壳等制成的。”昨日,在位于高新区的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公司董事长张其清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利用海洋资源研发的多种人体组织替代材料。
  吉特瑞公司是我省引进的第二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欧洲专家团队领衔创办的,以海洋资源为主原料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药品和健康用品的高新企业之一。张其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纳米技术等领域研究,他主导研制出了新品种胶原基可吸收外科手术缝线等,并主持制定了我国首个可吸收外科缝线国家行业标准。
  张其清介绍,当人体组织器官被癌细胞侵蚀造成病缺损,或遭遇意外伤害时,需使用人体组织替代材料进行外科手术修复。比如,目前受损骨骼修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替代材料为“骨水泥”,它是一种类似有机玻璃的合成材料,无法被人体吸收,存在局部放热、毒副作用大和排异等不良反应。而吉特瑞研发的这款人体骨骼替代材料则是用牡蛎壳制成,可被人体自然吸收。
  在显微镜下,记者看到,这块骨骼替代材料布满细孔。“患者手术后,人体毛细血管会逐渐布满材料的细孔,并生长出相应的人体骨骼,由于该材料为纯天然材质,生物相容性好,最终会被人体吸收并实现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愈合,恢复原来的健康形态和生理功能。”张其清说,目前,公司研制的这种胶原羟基磷灰石多孔骨修复材料已在国内三家大型医院完成100多例临床试验,不久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除了用牡蛎壳制造人体骨骼替代材料,吉特瑞公司还开发出一类用鱼鳞、鱼皮、贝壳和藻类等材料生产的医用胶原修复膜,可实现人体皮肤和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目前已经在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五官科、肌腱断裂和神经外科广泛试用。这种材料去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同时,公司还正在研发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可再生材料,为实现个性化和精准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做技术储备。
  “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骨损伤患者300万人,预计至2020年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销售额在261亿元至380亿元之间。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约90%市场被进口产品占据。”张其清说,吉特瑞总部科技园项目建成后,将致力于打造国内引导组织再生材料产品产学研结合的领军企业。据悉,位于高新区海西园的吉特瑞总部科技园大楼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6月底交付使用,预计10月投产。

中牟县县长楚惠东现场督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情况
祥符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欠款案讲义气盲目相助 受刑事处罚后悔莫及
增城区召开民主生活会
女子被撞倒在地路过民警帮助止血
江山“年报服务”送下乡
贝壳“变”骨头 价值胜黄金
红湘北路一居民家房屋改造施工“动作过大”,墙壁裂缝越来越宽了
【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市本级旅游系统:切实以“旅游担当”落实“丽水之干”
发愁!东源船塘镇50万斤滞销土豆仍有一半找不到销路
耀州区扎实筹备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我省精准选派干部驻村帮扶 2301名干部进驻省扶贫重点村
“铜陵牛歌”走进学生课堂
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四川两所高校上榜!
桦南县领导深入金沙乡、明义乡检查指导有效解决秸杆露天焚烧工作
第十四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开幕 现场设立了700个展台
来这里尽享夏日慢生活 黄龙壹号·灯光啤酒节今晚惊艳开幕
全区人大外事侨务旅游工作座谈会在桂林召开
胡世忠调研吉安大桥西岸互通项目
句容地税开创自然人股权转让税管新路
厦门首设台胞中小学生奖学金 明年起评选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