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 成都中心城区计划新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800余处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7日讯 27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建委牵头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满足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教育、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市政公用等设施,如中小学、幼儿园、老年大学、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用房、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站)、综合健身馆、综合运动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贸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站、垃圾转运站、公厕等。
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至2020年,中心城区计划新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800余处,实施率提升至80%以上,基本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平衡,初步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解决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共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回应新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摸底基础信息,科学制定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成都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市建委会同相关单位摸底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现状,汇总成册,全面掌握供需情况。在此基础上,聚焦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制定年度建设计划,2018年计划新建项目896处(教育类199处、商业服务类85处、文化类74处、体育类68处、社区服务类190处、社区管理类25处、医疗卫生类76处、市政公用类179处)、续建项目337处,全年建成项目470处。
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据悉,成都市建委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年”要求,做好协调统筹和督促检查,加大推动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清单管理,建立工作台帐,列出时间表、任务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计划一季度开工225处,二季度115处,三季度163处,四季度393处。截至目前,已开工239处,超额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
此外,成都还推广综合体模式,提高建设品质。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行社区综合体建设模式,将社区政务服务、农贸市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体育健身场馆、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在空间上集中设置,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同时,结合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形成标志性、活力性、高品质的社区公共服务和邻里活动中心场所,打造高品质生活社区。
原标题:至2020年 成都中心城区计划新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800余处

省公安厅督导组来铜
罗强前往我市部分重大城建项目建设现场办公
本溪市财政局完成2.88亿元公开置换债券发行
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
市委环保领域和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组巡察双峰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至2020年 成都中心城区计划新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800余处
发挥职能作用 守护绿水青山
我市11332名考生参加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腊味农夫登京东直播平台
宝鸡这个县(区)的贫困户有福啦!学驾照补贴3000元
北京市修订发布两项地方标准 在用汽车排放标准再收严
160名“电力村官”将入驻80个村扶贫
全方位推进医改工作 戴柏华莅漯调研
福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制度
在阿城杀害3人嫌犯已被刑拘落网后表示曾一度想跳江自杀
杨洁篪会见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代表团
我市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国信工程扎实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工作
群众反映:路况问题
危急之时有人保,空中救援显大爱——人保财险清远市分公司派出直升机紧急救援连南危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