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火根(右)教李古桂养蜂。通讯员董世超摄
记者 徐黎明 通讯员程志强
不是亲戚,也没有血缘关系。李先水与李火根父子两人接力照顾智障“亲人”李古桂整整50年。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地处大山深处的德兴市万村乡墩上村,了解这段半个世纪的故事。
1952年正月,李火根的父亲李先水在外乡见到了刚离婚的李古桂的母亲,便将其介绍给同村的李章半,也就是李古桂的父亲。第二年,李古桂出生。
“听父亲说,李古桂两三岁的时候,持续高烧,得了脑膜炎,影响了大脑发育。”李火根说,在他的记忆里,李古桂的童年几乎没有朋友。
1968年,李章半因故喝农药自尽,李古桂的母亲一病不起。其同母异父的姐姐决定将母亲接回老家。“我父亲劝其同母异父的姐姐,把李古桂留下。”李火根说,“我父亲觉得,因为他的撮合才让李古桂来到这个世界。这一留,就是五十年。”
李火根的父母亲都是农民,留下李古桂对这个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李古桂能听懂,但表达不清楚,也没什么力气,只能做放牛、锄草等农活。”李火根说,李古桂进家门后10多年,是家里最苦的时候。即便如此,李先水也从没想过把李古桂送回去。
1982年的一天,李先水对李火根说,他年纪大了,希望李火根继续照顾李古桂。“他就是我的弟弟,我一定会照顾好他。”李火根说。
“夏天气温高,蜂箱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可以加空箱、搭凉棚,也可以把蜂箱搬到树荫底下,记住没有?”晚饭前,李火根带李古桂在后院里剥青豆,看着沿墙脚摆放的蜂箱,把中午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教李古桂养蜂挣钱,李火根10多年前就想过,可每每看到李古桂在蜂箱前的惊恐状,他又放弃了。但现在不一样,他年事已高,老伴已走了4年,李古桂以后怎么办?
今年初,墩上村驻村第一书记汪淑华找到李火根,说准备给他再添置一些蜂箱,希望他教李古桂养蜂,帮李古桂“造血”脱贫,为其晚年储备积蓄。
分箱、除虫、割蜜……李火根将养蜂技术反复教给李古桂,一遍一遍演示。
“您放心,如果您先走了,我们会接过担子,赡养叔叔到百年。”看出李火根的担心,其女婿付昌幼表明了态度。
黄海涛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投资项目手续并联办理有关事宜
中国江北水城第十二届荷花节开幕 将持续至9月10日
沙县举行张廷发同志纪念书籍赠送仪式
我市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书香满椰城 全民阅读下基层系列活动走进海口龙华区
德兴:两代人 接力照顾智障“亲人”
农建“大禹杯”考评工作持续推进
把群众的心愿扛在自己肩上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一批典型案件 涉及武汉、潜江两地
宜春市举行“放飞青春 圆梦教育”专场演出
高明打造“质量强区” 加强品牌效应
当湖街道成立嘉兴首个镇(街道)友邻发展学院
朝天区“三强化”推进核桃品种改良
西安新政有效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苏州楼市降温明显 上周住宅成交量环比跌超六成
全国蔬菜价格已连涨七周 台风暴雨又致多地减产
省总工会把“五一劳动奖章”送到泰化集团工地
志愿者带小朋友学海防科普
小店区防震减灾局组织学习《太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宁德3所中学继续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