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成果显著、亮点纷呈:
东港市司法局:打造一站式、窗口化服务平台
近年来,东港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打造一站式、窗口化法律服务平台。今年1月,东港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办公场所设在司法局一楼,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包括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治热线五个服务项目,实现了综合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
制订了《东港法律服务中心服务接待工作制度》,规范了窗口的工作流程、制订了便民利民服务举措,提高了窗口的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规范化、专业化、亲民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今年截至目前,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300件,公证服务972件,人民调解24件,法律咨询和法治热线共接待接听1300余人次。不但受到了东港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东港市营商环境办公室的好评,也得到了很多群众的认可,法律咨询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凤城市司法局 全面夯实法律援助工作基础
2018年,凤城市司法局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上半年共办理援助案件859件,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他们的做法是:
一是加大便民利民力度。新建凤城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立法律服务热线,实现法律援助的登记、咨询、审批、指派等 “一厅式”管理、“柜台式”和“面对面”、“ 一条龙” 服务。依托全市21个乡镇司法所开通多站点便民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立即审批、指派,搞好跟踪服务。设立快速受理“绿色通道”,凡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做到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开设驻市人民法院工作站,免费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二是强化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工作人员总结多年咨询、办案经验,针对不同群体印制不同的法律宣传手册,提前介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宣传活动、农民工法律援助常态化宣传、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多样化宣传,法律援助党员进社区宣传,引导群众知晓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解决路径,切实提高了不同群体的维权能力。
三是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开展针对所有办案人员的专项培训,对案卷多发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推进案卷质量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法律援助微信群,实时指导、协助法律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做好案件跟踪,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在原有的案卷回访制度基础上,增加了案卷“前访”,即在案件指派后,案件办理结束前,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进行满意度等方面的访问,上半年回访案卷近150件,90%以上受援人对承办人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宽甸满族自治县司法局“三加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宽甸满族自治县司法局年初以来,通过三方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确保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安全稳定,得到了全国“两会”社区矫正督导组、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
一是加强社区矫正隐患排查。通过入户走访、社区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重新整理采集在册187名社区服刑人员的详细信息,深入细致了解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表现、家庭状况、精神面貌、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等情况。确保对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存在的问题不查明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防控措施不到位不放过,全力夯实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的基础。
二是加强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加强对影响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情况和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从而分析、筛查、研判出26名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对重点人员实施“定人包案”制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社矫科人员、司法所长“二包一”责任制,有针对性制订风险防控预案和监管帮教措施,确保精准锁定“重点人员”不发生问题。严格实施“日通话、周见面、月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核实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表现和行为动向,实时掌握重点人员行为轨迹,确保底数清、行踪明、措施强、管得住。
三是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宽甸满族自治县司法局将宽甸满族自治县鸭绿江酒厂设置为“宽甸满族自治县阳光基地”,共安置社矫人员43人,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振兴区司法局深入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
2018年伊始,振兴区司法局把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突破口,下大气力抓好落实。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从经费上予以保障。4月18日,振兴区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职法律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4月末,与凡响、卓政、仁正3个律师事务所分别签订了《振兴区聘用区、街(镇)法律顾问服务协议书》,明确规定律师服务内容和职责。5月初,振兴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街道(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64个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部完成挂牌,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元宝区司法局积极构建诉调对接机制
2018年初,元宝区司法局和元宝区法院建立了诉调对接制度,将案件纠纷相对较小、适合调解的案件由元宝区法院先引导当事人到元宝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解决当事人矛盾纠纷。依托元宝区司法局,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和总联络员,按照属地主义原则,由各个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统一调解。建立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制度,元宝区司法局和区法院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调解后达成调解协议的,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通过司法确认彻底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在协议达成后同一案件再次诉讼至法院。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元宝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调解了12件婚姻家庭纠纷,不仅快速简便地解决了纠纷,达到了案结事了,息诉止争的效果,同时还有效地节约了诉讼成本,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振安区司法局新媒体普法宣传显成效
2018年上半年,振安区司法局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新兴媒体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普法效果显著。“振安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开通4年以来,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方式发布普法动态、涉法热点、以案释法、新法速递、法治文化、法律小幽默等内容,受到网民欢迎。邀请辽宁云舒律师事务所制作了“律师和宪法”微信视频,通过“振安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和区级微信平台“魅力振安”和“v时代振安”设立宪法宣传活动专区,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网络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悉最新的法律知识,方便快捷地借助微信学法用法,从而让微信公众平台真正成为广大群众贴身的“法律顾问”。仅今年以来,共发布各类信息56条,拥有粉丝2000多人,总体点击阅读量达12000多次,在今年的辽宁政法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已连续多期排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前五名,并在第十二期超越沈阳、大连等省内其他城市司法微信公众号,一举夺得第一名。 于慧斌
新化县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展开专项督查
南平市政府副市长朱仁秀主持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情况推进会
进口水果哪家强 青岛人一天“吃”掉70万斤榴莲(图)
渡头塘镇举办脱贫攻坚“三化管理”培训班
韶山市:为138名寒门学子圆读书梦
各县(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亮点纷呈
平湖曹桥大力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力争“三改一拆”持续领跑全省
海河防总防汛抗旱检查组检查鹤壁市防汛抗旱工作
王蒙深入石坡村检查石渣加工点清理取缔工作
原班人马打造谍战剧《铁核桃之无间风云》 今晚重庆卫视首播
宁波党政代表团来台州考察郑栅洁裘东耀陈奕君共议深化甬台交流合作
古稀老夫妻守护疯儿18年 望能多活几年照顾儿子
藁城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暨“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动员会
事发常州:男子醉酒跌落身亡 同饮同乘者各赔3万
城郊处第一党支部党员参观“嘉兴安全教育互动体验馆”
我市举办110主题宣传日活动
春雪后全力保畅承秦高速最先解除封闭恢复通行
市公安局圆满完成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工作
市领导率队巡查“双创双修”责任路段和共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