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昌斌发布《马鞍山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截至2019年6月底,我市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发布会由市新闻办主任齐道明主持。
综合治理再出重拳,专项治理剑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整改、督促检查,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专项治理行动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堵疏结合、分类整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为基本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统一组织下,市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公安、消防、城管、食药监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统筹负责全市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各县、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辖区内教育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工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公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举报电话,同时向社会公布教育培训机构信用信息(黑、白名单)。
根据《方案》,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的对象包括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且未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机构;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机构(如教育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教育服务公司等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依法取得教育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存在违反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定“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擅自设立的培训分支机构;存在安全隐患的办学机构。此外,中小学校存在违规补课等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等办学行为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在培训机构代课、办班等有偿补课行为的也在治理范围内。
堵疏结合分类整治,年底完成集中整改
根据教育培训机构的不同情况,我市将根据“堵疏结合,分类整治”的原则,分类施策,全面治理。《方案》明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立即停办整改;对未取得相关部门许可(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擅自开展培训活动的机构,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对经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但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教育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教育服务公司等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超经营范围非法办班办学的,其具备办理办学许可证条件的,指导其办证;对不具备办理办学许可证条件的,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对已经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坚决纠正其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同时,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到校外培训机构代课等行为的,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教师管理规定查处;重点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私自大规模组织学生特别是本班学生进行有偿补课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开除或解除聘用合同、取消教师资格等。
据介绍,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关部门将摸清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状况并实施分类登记,并确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集中整改。按照实施步骤要求,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6月30日前,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教育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市区和各县教育培训市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第二阶段集中整改。7月1日开始,市、县、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企业年报等形式,加强宣传,要求已经进行企业登记的教育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教育服务公司应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业务。9月1日至12月30日,各县、区政府组织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城管、食药监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组成联合执法组,分片拉网式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坚决予以取缔。第三阶段专项督促和检查,2019年6月底前完成。市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将组织联合执法组,对各县、区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督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治理“搭配”综合施策,努力追求教育“轻负高质”
汪昌斌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和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一样,是教育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然措施,是回归教育规律、回归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应有之举。集中整治将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联合监管机制,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健康发展,强化学校和教师管理,规范中小学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针对部分群众担心,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培训机构等专项治理,可能会影响学生成绩问题,他回应,市教育局将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确保在减轻学生校外负担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不滑坡,真正实现“轻负高质”的目标。具体举措包括,健全学校课堂教学常态监测机制,通过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引导教师回归课堂;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立自主学习云平台,通过为学生提供十分钟网上课堂等形式,让学生足不出户可以选择性听名师讲课,接受名师答疑解惑,实现个性化、低成本的补缺补差;实施优秀教师义务辅导机制,不断完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推广学校延时服务,倡导、引导学科名师主动参与义务辅导。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汪昌斌呼吁广大市民理性对待家教和校外培训问题。一方面,不跟风不攀比,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主,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孩子有培训需求的时候,选择证照齐全、安全规范、质量较高、收费合理的培训机构,有效保障自身合法利益。此外,他还希望进一步加强家校配合,广大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积极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学校、放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化成才。
越秀区旅游局与市民游客共度“5·19中国旅游日”
民建市委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市领导督查国家卫生城市周期复审迎检工作
宿州市加快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
江永一小:女书声声庆节日
我市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聚焦制度创新 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市交通运输局与郸城县交通运输局联合开展治超行动
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只是做了所有医生都会做的事”
清徐县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加大采矿权价款征收力度
海盐县秦山街道首个“最多100天”项目进入审批流程
苑庄镇500多亩黄姜丰收
正在阅读: “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对接实现绿色发展
我镇召开美盈森建设项目推进会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听取市纪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 刘曙光主持
山西农大软件学院为绛县山区留守儿童送温暖
市司法局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系列活动
肠癌导致肠梗阻 八旬老汉不排便住院治疗
稻花香里说丰年!首届银川“中国农民丰收节”热闹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