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打暑工警惕刷单黑产业链 有的被骗光学费

    暑假期间,很多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兼职打工挣钱,但记者日前了解到,部分大学生在暑期兼职过程中误入“刷单”黑色产业链,求职不成反被骗光卡上的学费、生活费等。
帮网店“刷单” 血本无归
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高校派出所近日接到两起报警。
某高校大学生刘某报案称,他加入一个兼职群,想利用暑期找一份工作。群内人称可以“刷单”赚钱,完成一单可返10%的报酬,并被告知须添加一个人的微信。
小刘感觉“待遇不错”,就主动加对方微信联系。对方承诺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商品,付款截图发过去,他就会把本金和报酬返还回来。
第一次,小刘通过微信二维码支付了一笔198元的订单,对方通过微信马上给他转了218元。此后,失去戒心的小刘便在网上按照对方指示多次刷单,直至卡中8085元全部被支付,对方迟迟不肯退还本金并拉黑了小刘,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无独有偶。某高校大一女生关某想利用假期做兼职,她加入了一个名为“正能墙返利”的qq群,对方分享了一个现金返利的图片,告诉她充值不等的钱可按比例返现。
她通过qq账号转给对方50元,对方马上返给她55元。后来,关某因qq账户没钱,便与对方互加了微信。关某给对方连续发了5个200元的红包,对方说1000元“返利名额”已没有了,让她再发1000元争取2000元返利,关某便又发了5个200元的红包。对方收完红包后称,2000元的返利名额也没有了,只能做3000元的。此时关某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已被骗走2000元。
“刷单”诈骗“套路”迷惑学生
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高校派出所教导员高梅香告诉记者,随着暑期临近,公安机关接到了很多类似的诈骗报案。大学生群体是被骗“重灾区”。
她说,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急于赚钱和涉世未深的特点,放长线钓大鱼,诱导大学生不知不觉掉入了“刷单”黑色产业链陷阱。
她介绍,当前,刷单诈骗的“套路”被包装得很能迷惑人,不法分子分工明确——有推送招聘广告的,有直接诈骗的,其中用于诈骗的qq号、支付宝账号、银行卡账号、手机号等都是通过互联网一些平台的黑色产业链购买而来的,每个二维码受害人付完钱后,骗子私下与提供方进行结账,提出高额提成,快速提现。整个过程设计非常隐蔽,使防范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在精心设计的高薪返点“剧本”诱惑中毫无招架之力。
大学生应避开高薪“陷阱”诱惑
警方建议,大学生暑期兼职应到正规求职平台求职。找大型企业实习生招聘比较可靠,学校就业服务中心介绍的实习项目也比较靠谱,信得过的同学、家中亲戚介绍的也会少一些风险。千万不要找不知名的微信推广,更不要乱加不熟悉的“qq群”求职。
此外,大学生还应避开高薪“陷阱”诱惑。“条件越优厚,薪酬越高,越容易出问题。”高梅香说,那些工作时间灵活、没有技术含量、回报率高的兼职“必有猫腻”,大学生很有可能既没吃上免费午餐,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她建议大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警方提供的安全防范资料,提高自己不被骗子“洗脑”“忽悠”的免疫力,在脑中安装一个“反欺诈软件”,将一切“诈骗病毒”拒之门外。(王烨捷)

孩子们一路寻春 志愿者一路相随
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三十五证合一”改革推进工作培训
“乐业滨海”招工引匠万里行成效显著
种上红树莓 结出“致富果”
多措并举确保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网络远程培训、考试顺利完成
大学生打暑工警惕刷单黑产业链 有的被骗光学费
投资“龙江热土” 共享“生态之城” 漳州38个省重点招商项目抛出橄榄枝
2018“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助力创森 青年当先” 团市委组织志愿者为昭山“添绿”
阳江首个农村危房改造统筹统建项目投入使用
果园路社区丨网格员为迷路老人找家人
太平猴魁茶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奖牌
大爱为善 初心使然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开展网络美容信贷消费专项检查
共青团荆门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
【三湘四水正当“年”】“耕”出田园好风光
滁城公交学生卡开始年审
市社保局档案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和数据迁移 20日内暂停办理档案查询业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包头1300多个小区织起“双线”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