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魔没有困住她的梦想


曹亚利正在制作钩织工艺品。
曹亚利制作的窗帘布艺。
本报记者温洁通讯员陈圆圆
她叫曹亚利,1980年出生,是武安市北安乐乡徐家坡村一位普通的村民。曹亚利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和疼爱她的丈夫以及待她视如己出的公婆,从小心灵手巧的她还在村子里经营着一个小小的窗帘制作门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2009年年底,她突然感到双手肿胀疼痛,连续几天出现晨僵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情来势凶猛,几天之内蔓延全身。她僵硬地躺在家里,动弹不得,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最严重的时候,曹亚利全身一百多处关节没有一处不疼的,就连颞颌关节都是疼的,不能说话、吃饭,连哭都不能,全身上下只有眼珠能动。从2010年到2013年,曹亚利辗转石家庄、北京、唐山等地各大医院求医,用过中药、激素、理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明显,停药后疼痛难忍。
自从得病以来,丈夫徐新成便辞去了工作,在家里专门照顾妻子。徐新成常常开导妻子说:“有你在,孩子还有妈妈,你若不在了,孩子连躺在床上的妈妈都没有了。”
2011年,曹亚利采用生物制剂、小钢针、钢刀等各种治疗方法,花费了十几万元,终于可以活动上半身。从此,她开始利用轮椅、拐杖走路。
一天,曹亚利为了解闷,拿起了钩针,制作了一些婴儿小鞋子送给朋友,朋友十分喜欢,连连感谢。这让曹亚利原本沮丧的心情突然照进了阳光,她感觉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从此,她便经常利用钩针做一些小玩意儿,像婴儿鞋、小玩偶、卡通人物……她把这些送给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喜欢。曹亚利说:“干活的时候我就忘记了疼痛。”
2013年的秋天,曹亚利拄着拐
杖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医。住院期间,她用钩针制作了很多小玩意儿,送给医生、护士和病友,大家都惊叹于她精巧的针织艺术,非常喜欢。
在持续的治疗下,曹亚利能离开拐杖行走五六米。2015年的春节,曹亚利终于彻底离开拐杖,可以自己走路了。
几年的患病求医,让曹亚利的家庭债台高筑。要强的她要尽其所能为这个家庭分忧。2015年的秋天,腿脚还不灵便的她揣着500元钱,前往北京打工。
在北京的四个月里,她卖过手机、内衣、服装,做过酒店的前台。作为残疾人,她深深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后来,她又回到家乡,在家里重新拾起了当年的手艺,承接村里做窗帘的活计,偶尔钩织小物件来挣钱还债。曹亚利技艺精湛,久而久之,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慕名前来请她做窗帘。为了提高技艺,2017年春天,她又孤身一人去了浙江柯桥,参加为期20天的高档窗帘窗幔制作技术。
2017年7月,在家人的支持下,曹亚利来到北京301医院,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周之内进行了两次大型手术,置换了两侧髋关节。经历了生死折磨,再没有什么可以让她畏惧。现在,已经能够正常行走的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开办一个窗帘布艺加工厂,带领全村的妇女加工窗帘,制作布艺,钩织工艺品,让她的产品销往更多更远的地方。她的想法得到了北安乐乡和武安市妇联的大力支持。眼下,大家正积极帮助她寻找贷款渠道,解决销路问题。
“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无怨无悔从容面对。”这是曹亚利喜欢的一首歌,这首《铿锵玫瑰》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

南京再出新规:租房合同也要网签备案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绿植
我省下半年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至55元
省运会国际式摔跤比赛完赛 青岛代表团揽7金6银15铜
青浦区重固镇福定居委着力推行垃圾“定时定点 误时分类”投放模式
病魔没有困住她的梦想
“我家门前我要种花”,老太在小区“圈地”怎么办?
濉溪县四铺镇召开卫生计生等重点工作会议
彭耀新:以强烈的责任担当 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嘉兴电影集团领导班子考评会召开
鸡西市物价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劳动力市场价格监测培训会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慈利县公路局传达学习2018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活动丨黄练镇开展反邪教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
新大路棚改安置房就在公园旁
阳江邀请专家解读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及验收要求
惠阳区委办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
不慎坠入油漆池深度中毒,油漆工5天经历生死劫
带驴友穿越“鳌太” 村民被罚3000元
南阳镇|多家爱心企业助力南阳乡村振兴(图)
18小时287万辆江苏高速车流再创新高 今天还有一个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