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四代电影工作者讲述60余年电影事:用心体会光影人生

    刚刚上映的国外动作大片《谍中谍6》上映后轻松突破10亿票房,市区的影迷也有了国购、横店、星美、万达和工人影都等电影院可供选择,宣城电影市场似乎从曾经的低谷再次回到巅峰。
    近日,记者走访多位宣城不同年龄段电影工作者,他们当中有年过八旬的老翁,有40岁正处事业巅峰的中年,也有20多岁初出茅庐的影院负责人,通过他们与电影、电影院的故事,讲述宣城电影院的发展历程。
当年的宛陵影剧院。
    第一家电影院1952年开放
    今年83岁的袁传鼎已退休多年,但他一直关注着宣城电影事业的发展,老爷子隔三差五进电影院消费一把,特别是最近看过《芳华》这部电影之后,他感慨颇多。“现在看电影和我当年工作时的电影院已经是两个概念了,从简单的座椅到如今的真皮沙发,从普通屏幕到巨屏的imax观影效果,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袁传鼎说。
    袁传鼎自1956年起就在电影站工作,他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宣城县第一家电影院为1952年1月落成、并正式对外放映的宣城县人民电影院;1956年,第二家电影院宛陵剧场开放。
    1966年后,绝大部分电影被封存,电影院以放映“样板戏”和“新闻简报”为主,营业状况日趋下降。
    1977年起,大批电影相继开放,影院营业额急剧上升。为改善放映条件,1983年,人民电影院耗资16.5万元,经过两年多扩建,重新对外开业,此时,该影院拥有1050座,通风设备、音响效果、地面坡度更趋完善。
    为满足更多老百姓看电影的需求,自1980年起,县城城区除这两家影院外,又新办了3家电影院,分别是:工人电影院、宣州影剧院和鳌峰电影院。
    1980年4月,电影站改为宣城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公司一方面向全县13个农村电影放映队供应影片,另一方面绘制电影宣传画,编印《电影战线》、《宛陵影讯》等册子,帮助老百姓看好电影。
    1983年,人民电影院平均每月放映电影百场以上,场场爆满。而规模最大、拥有1222座的宛陵剧场也是如此。
    1982年至1985年,电影公司全年放映收入连续4年超百万,受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及省公司的表彰。电影业当时在宣城的繁华可见一斑。
30多年历史的工人影都。
    意想不到的辉煌与落没
    家住市区月牙湾的市民汪忠启,1980年调入国有电影院宛陵剧场,担任美术宣传员。
    “那时候,我每天都要画一幅广告宣传画,有时候要干到半夜10点钟,然后去老十字街换掉下映的电影宣传画,我画的电影广告画成了市民了解电影院影讯的渠道之一。”汪忠启介绍说,当时的市民观影情绪很高涨,特别是一些好片上映时一票难求,他这个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成了朋友眼中的红人,托他买票留票的人很多。
    人生就像过山车,电影的发展也是如此。从1985年开始,电影的上座率开始出现下滑迹象。汪忠启向记者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电视节目开始丰富多彩起来,电视剧的热映逐渐有取代电影之势,受电视影响,一些大企业、大工厂率先购买了电视机,在厂区的广场上播放,一台电视机前挤了几十甚至百把号人。普通百姓谁家先买了电视机,也会邀请左邻右舍的人来看。
    1988年开始,电视进入更多普通百姓家,电影院上座率的下滑更加明显。从1988年开始,农村电影队再没放过电影。1991年,汪忠启离开了他心爱的电影院工作岗位。两年之后的1993年,宣城电影公司也因亏损宣布解散。
    此时,市区几家电影院的日子也不好过,电影越放越少。人民电影院干脆用水泥平了地,“变身”成溜冰场。2000年,已撤地设市的宣城市拉开了规模浩大的城区拆迁开发建设,在这次建设中,宣州影剧院、宛陵剧场都不复存在。鳌峰电影院改制后,也被拆除。值得庆幸的是,工人电影院因为是宣州区工会主管的工人文化宫的下属机构,2002年,拆迁后经统一规划又原址重建,保留了下来,并改名为工人影都,这就是现在我市市区历史最悠久的一家电影院。
    正当宣城的电影市场急剧下滑时,有一个人却逆风驶舵,办起了私人的电影院,他就是沈飞。
    1997年,沈飞曾在现在的市区玫瑰园步行街租了朋友的房子,投资几十万元装修后,玫瑰园影都正式开业,而当时,市区除了工人影都,其余4家影院已很久没放过电影。
    沈飞很善于经营影院,他一方面及时引进国产新片,在市内主要媒体上提前预告影片,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国家八部委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积极地到各单位、学校宣传,同时,他还和部分单位联系,共同开展电影下乡活动。据沈飞介绍,他与一些公司联合开展的3万场电影下乡活动就收效甚好,让众多的村民看到了久违的电影。而《暖春》放映时,票房收入达到四五万,他真是又见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爬人头”买票的情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04年,玫瑰园影都也不复存在。
刚流行起来的小众私人影院。
    跨越胶片与数码时代
    40多岁的周昆目前是宣州区工人文化宫的负责人,曾经上过大学也当过兵,退伍后分配在文化宫下属工人影院工作,他先是跟着放映师傅后面学习剪接影片和放电影,再到自己担任放映员。
    “刚工作时,电影放映都是胶片的,每盘胶片只能播放15分钟左右,一部电影基本在6-8盘,加起来重量可不轻。”周昆回忆说,“那时候,娱乐项目很贫乏,大家的精神需求都是通过电影来满足,全家人周末集体看电影是一件大事情,很有仪式感很隆重,看完之后家人之间互相交流很有意思。”
    作为一名70后电影工作者,周昆经过了电影发展整个低谷期,也见证了胶片时代转型数码时代的更替。“电视、网络等新型娱乐方式大举攻陷电影地盘,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只是在有类似《指环王》系列电影时才会有满座的现象发生。”
    周昆介绍说,2010年前后,国内的电影发行公司对电影院的播放条件进行了新一轮的要求,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宣城唯一的电影院也开始了大更新,2014年启动了全新的装潢,设立了3个播放厅,数字化成为电影放映的标准。“以前是去省城电影公司运电影胶片回来,现在变成了发快递,一块数字硬盘通过相关操作就可以播放,十分快捷方便。”
    2011年11月17日,宣城电影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市区梅溪路一家全新豪华的数字电影院——横店影城正式营业,电影院的经理江轮还依稀记得影城开张的情景。“那时候,排队买票是经常的事情,观影人数每天都像周末般挤爆候影厅。”江轮笑着说,当时横店影城是全市唯一一家拥有9个放映厅的大型影院,影院装潢在当时来说相当豪华,播放效果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吸引了全城的青年影迷纷纷办卡入会。江轮介绍说,电影院刚开始经营时,每天要播放近60场电影,创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横店影城通过一年经营,拿下了近千万的票房成绩。
    2011年后,由于国内电影市场越发火爆,电影发行公司的品质也越来越好,引进的电影《哈里波特》系列、《x战警》系列、《漫威英雄》系列以及国产电影《泰囧》、《西游降魔》、《战狼2》等系列优质电影进一步拉升了观影人数。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总公司投资横店影城之前,特意来宣城考察,发现市区只有一个工人影都,并确认宣城有一定的观影市场。”江轮介绍说,当时做调查时发现,宣城很多人都会在周末时去邻近城市芜湖观影,并且形成了周末观影队的风潮,这让总公司的投资方坚定了在宣城办影城的理念。
imax屏幕的落地给宣城人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90后”管理者相信未来
    今年市区万达影城杀入宣城电影市场,使大家觉得原本处于饱和的电影票仓更无市场,但此时万达影城表示他们的加入是为了将宣城电影这个市场做大,如果将宣城电影市场比喻成一块大蛋糕,而他们的加入是为了让更多的热爱电影的人来品尝这个蛋糕,使这块蛋糕更加美味。
    “我就是觉得本地票房市场处于一个上升期,潜力巨大。”万达影城负责人殷建,是个90后,今年4月,他参与筹建宣城万达影城的建设,对宣城电影文化市场做过细致的研究。据他介绍,宣城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其人均每年观影场次仅为2.3场次,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年观影场次4.5场次的水平,其市场潜力很深厚有待市场开发。
    “电影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爱好,爱好就是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殷建表示,曾经小时候和父母看过胶片电影,对胶片电影印象极深,“嗒嗒嗒”的放映机,平坦的白屏幕,生硬的板凳,随意吃点瓜子,这一切都是小时候看电影的印象。“以前看电影是看热闹,现在看电影是享受,万达影城的imax声响效果,巨屏投影,两台各价值千万元的数字放映机,舒适的沙发座椅以及整体的观影环境,这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90后”殷建来说,电影更像是生命里的伙伴,从小学到初中,从大学到工作,一直陪伴其左右,电影带给他童年回忆,带给他对科技发展的惊叹,更带给他欢喜忧伤,电影已经浸透到他生命中变得不可或缺。
    殷建给自己的事业定下一个目标,要做宣城最强最好的电影院,要打开宣城电影潜在的市场,让每个人都能够走进电影院,接触屏幕里的另一个世界。
    五大影院共同进退
    宣城需不需要这么多的电影院?这么多的电影院,会有多余的电影市场吗?会不会再次造成曾经的沦陷?
    业内人士潘亭认为,宣城现在有了万达影城的加入,影院这个蛋糕越来越大了,引进了曾经宣城电影市场没有的imax和4dx,大大的提升了宣城市民整体观影生活,宣城虽然有五大影院,但都不是直接对手,真正直接碰撞的电影院其实只有两家,万达影城与国购影城,算是双雄并进;而国有的工人影都基本是主打公益品牌,以优惠的价格,优质的观影条件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而星美影城则只是房地产商的配套设施,横店影城目前处于一个中层水平,既不直接面对万达的挑战,也不覆盖工人影都和星美影城。“宣城电影市场看似群雄逐鹿,其实排列有序,电影市场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丰富。”潘亭说。
    潘亭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影迷的认同,一些影迷向记者表示,其实五大影院分别代表着不同年龄段的喜好。“60后”看电影爱安静,他们选择国有工人影都;星美影城服务楼盘业主,“60后”、“70后”占多数;横店影城以“70后”和“80后”为消费主体;万达影城和国购影城基本分割了“90后”及“00后”观影群体。同时,消费者对电影消费理念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追求视听型,喜爱高科技带来的视听享受,万达影城的imax尤其受到青年人的追捧,而且万达影城还拥有自己的线上购票app,不仅购票优惠还为影迷朋友们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购票渠道;二是偏爱优惠类,国购影城往往推出一些优惠观影券和活动,策略十分有效,影迷趋之若鹜;三是追求低价,很大一部分人都追求着10元看一场电影,但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电影票价指导价不低于20元的标准,这让很多中老年人舍不得花这钱看电影,国有工人影都往往通过与单位合作的形式,使票价优惠令广大群众更加容易地走进电影院,普及电影文化。(本网记者 汪鸣 文/图)

记者体验:地下出口步行数百米即可轻松换乘芜湖火车站地下停车场24小时封顶收费30元
持续推动5个方面60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漳州市公安局点评部署下阶段公安重点工作
潮州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 100名优秀困难学子受资助
丰南区南孙庄乡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宣传工作
听 雨
宣城四代电影工作者讲述60余年电影事:用心体会光影人生
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事大厅停业搬迁公告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漳浦盘陀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
夏卫东一行调研大洪山生态保护和“厕所革命”推进情况
“僵尸车”霸道堵门真愁人,咋办?
[常宁市] 省环保厅到常宁市督办铜铅锌项目
中山陵陵寝预约参观第一个双休日 下午4点满额 临时加号600个
礼泉实施“两个全覆盖”有效提升健康扶贫水平
市城管局:出动清雪人员45000余人次
下猛药!城南新区举行创文知识考试
市安监局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吉安市科技馆预计5月免费开放 陈展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省陶瓷工业公司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以社会共治解决网络投票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