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住上了“地暖房”


东汶南村民科技种姜,蔬菜大棚月月产鲜姜———
生姜住上了“地暖房”
9月14日,位于莱城区高庄街道东汶南村的生姜种植合作社内,种姜“老把式”亓军平真的给乐坏了。一是所承包的蔬菜姜大棚丰收了,这一轮成熟的8000余斤鲜姜陆续被装入礼品盒发往各地,“备战”全国中秋节、国庆节市场;二是去年开始应用的一项种姜“黑科技”产生了效力,它让蔬菜姜大棚月月产鲜姜,真正成了“聚宝盆”。
“俺们这的姜不愁卖,它吃起来嘎嘣脆,还是睡‘地暖’长大的哩。”亓军平说。
东汶南村出产的鲜姜与普通鲜姜相比,从外观上看,红芽比较多,比较漂亮;从口感上来说,姜丝比较少,辣味素比较少,芳香素比较多,爽脆可口。市面售价平均在20元/斤,效益非常可观。
亓军平告诉记者,东汶南姜曾一度成为进京的贡品,但在21世纪的当代却渐渐没落,村里人甚至放弃种生姜。直到2014年底,“80后”的亓新华担任村支部书记,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大棚振兴生姜种植业,情况才扭转,但过程还是很曲折。
2016年4月,东汶南村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那年冬天,由于没摸清生姜的生长习性,到11月份,地温低于20℃时,生姜就开始休眠了,结果那一次一株产量仅两三两,正常情况下都在一斤。”亓新华说。
后来,村里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徐坤教授和市农科院专家全程辅导,为其“保驾护航”。合作社创新建造设施,搭建高温大棚和包含锅炉、水泵和水管在内的热水循环系统。
在每一个热水管的侧面有很多小阀门,阀门和细管道连接,细管道位于每一行大姜根部以下合适的距离,热水通过小细管流入之后,提高地温,管道里的热水一直在循环流动着,不断促进大姜生长。“这就好比是给大姜装上了‘地暖’,我们还建了6个专门用于种姜的大棚,每个大棚里,会划分为好几块,分不同时段栽种,这样能够保证一年四季都有鲜姜供应,月月有产出。”亓新华说。
“这一招种姜,可让俺们农民开了眼。”亓军平说。这两年连续的好收成,让亓军平硬是靠种姜给孩子在城里买了房,给自己买了尼桑越野车。
为进一步整合东汶南村的闲散劳动力,实现全部机械化作业,帮助像亓军平这样的姜农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村里还成立了劳务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
先富带动后富,东汶南村的贫困户也都享受到了合作社的红利。全村28户贫困户,只要有劳动能力,合作社都为其在大棚内免费划出一块土地,种出的生姜由合作社包销。而年龄大的社员,每年都有2000元的保底分红。“现在,合作社里还设有电商部,一群小年轻卖了合作社一半的姜,俺春节前还有一轮姜,盼着卖个好价格。”亓军平说。(记者 张鸿儒 亓莹莹 编辑 )


男孩突然流鼻血不止 列车工作人员积极救治
我市将排查所有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管理实施意见近期下发
资兴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山东省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及边督边改公开情况
3个亿元项目集中签约梁子湖区
生姜住上了“地暖房”
以“智”提“效” 瑞明投2亿多元打造“智能车间”
刘芳震到宣恩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和污水处理设施
市政协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知识培训
全市商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彻底清理水域垃圾 规范垃圾定点投放
农村商业银行将暂停业务受理
共创绿色家园 乐山志愿者在行动
民盟宜宾学院总支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诚信建设万里行】微信朋友圈虚假广告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城区消防开展液氨泄漏处置演练
茅塘镇开展专题谈心谈话活动 推进基层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市区西河立交桥最新通行图文攻略!
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举行
我市全面清理“僵尸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