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三楼历史人文主题馆内近现代时期关于胡景翼的介绍展示中,有一篇《讨陈檄文》。该文全篇错用了2010年的一篇同名文章,是关于国美商业纷争的内容。随后,该馆工作人员承认错用文章,并表示会尽快更换。
胡景翼是陕西富平人,民国初期革命将领,曾参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作为知名历史人物,其资料却被严谨、专业的博物馆张冠李戴,令人汗颜。此事虽系个例,却让人怀疑当地博物馆的专业水准和服务公众的态度。
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素材,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现代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来馆参观的社会公众。博物馆里的解说系统,包括馆藏文物、人物介绍、人员解说、说明牌等,是连接文化遗产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是参观者得以了解历史文物、人物,进而实现与历史对话的最直观、最简易的途径。因此,博物馆里的介绍资料与文物资料一样,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渭南市博物馆胡景翼的介绍中,一篇本应体现出历史气韵的《讨陈檄文》却出现如此荒唐的错误,着实令人气愤。我国博物馆管理办法中规定,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陈列展览的对外宣传活动及时、准确,形式新颖。渭南市博物馆对胡景翼的介绍,显然没有达到基本要求,更谈不上传达历史人物所蕴含的情怀和精神了。
当前,随着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包括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气韵,接受历史熏陶,许多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人文教育基地。如果博物馆里总是出现类似这样的错误,其对公众、孩子们的危害之大,用“误人子弟”来形容也不为过。
包括《讨陈檄文》在内的人物介绍,看似只是配合图片等资料进行扩展阅读的辅助内容,却能反映博物馆管理细节,反映博物馆从收藏到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反映博物馆对待公众的态度。这种错谬文章,不但会误导社会公众,也会伤害到博物馆自身的信誉和功能价值。
眼下,渭南市博物馆承认了错用文章,并表示将重新制作并尽快更换。这个改正行为是正确的,也是其需要补的基本功课。不追究无以警示。此外,除此文外,该博物馆还有必要进一步对全馆相关展陈内容进行检查,看看是否还存在其他错谬。兹事体大,不能再让这些内容误导公众。(作者:柯锐,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未雨绸缪抓落实 安全度汛保平安
北江小学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
桂林火车北站周边片区交通改造完工 人车通行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贵池区多措力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2017年东莞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成效明显,2018年全面推进10项重点环保工作
博物馆错用网文更错在工作态度
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我市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结束
监利去年招商落户项目179个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55亿
2017年度呼和浩特市本级部门决算培训班成功举办
29日邯郸全市停水?自来水公司辟谣了!
汇仟幼儿园开展活动预防校园欺凌
刘海军在郧阳区检查督导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工作时强调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整改实效
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创建禁毒示范城市
湘乡156名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党校集训
东莞开启旅游安全大检查
[曝光台·一追到底]梨树园南苑人行道破损严重
近千人参加盐田区第七届妇女趣味运动会 展巾帼风采
学海无涯 苦中有乐
方城县2018年“十一”假日旅游接待游客63.0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