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孝妇”精神传承至今


秋记台门内徐世昌题“志洁行芳”匾额。
“秋记”台门正门。
7月22日下午,记者在参观诸暨市应店街镇紫阆古村时,发现在一处清代古旧建筑内,悬挂有多块匾额。其中一块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撰的匾额,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有道是一块匾额一个故事,一块匾额一段历史。徐世昌亲自撰写并赠送的匾额上书:志洁行芳。这位大总统显然是在表彰古宅旧主高洁的志向和端正的品行。那么,小山村中貌似普通但保存至今的古宅之内,究竟发生过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曾经有过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记者查阅《紫阆徐氏宗谱》,并一一走访古宅后人后,终于解开了心头谜团——这座古宅的祖辈中,曾经有一位“志洁行芳”的传奇女子,她的坚贞、孝顺和善良,为世人所称道。而今,她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并被这个家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古村老宅现百年前古匾
紫阆村位于五泄风景区上游,这个村庄风景秀丽,四周群山环绕,翠竹掩映,一弯碧水绕村,潺潺由北向南流向五泄龙湫。史载,村庄由徐氏始祖于宋初迁居而来,旧时一直辖属富阳,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划归诸暨管辖。
这个村庄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村内的古街区保存良好,有50多处明清古建筑留存至今。在古街区北面,“秋记”古宅看上去古色古香,别有一番古韵。这座老旧院落建于清代,是一个典型的台门建筑。整个宅子原木构造,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朴庄严。
在“秋记”古宅的屋檐下,共悬挂了4块匾额。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宣统元年(1909年)由浙江平阳解元叶联芳所书的“留余堂”三字,这是“秋记”厅堂之名。其他3块,均在民国期间书写,按时间依次为:1918年由徐世昌题褒的“志洁行芳”,1920年由浙江省省长沈金题赠的“乐善好施”,以及1922年由富阳县知事庄伦仪题赠的“累世积德”。从后3块匾额中可见,这座古宅应为世代行善之家,所以受到当时各级表彰。
记者查阅资料获知,徐世昌于1918年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至1922年辞职。徐世昌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其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
宗谱古籍中见事迹记载
对于大总统题匾褒奖一事,记者向“秋记”后人以及一些年长的村民求解,大家都能道其一二,但难以详实解说。为此,记者特意找到了村里的一名文史爱好者、退休老师徐治明,并向他借阅了《紫阆徐氏宗谱》。在这套古籍中,记者终于发现了关于此事的一些记载。
原来,徐世昌所表彰的是一位名叫俞幼娴的孝德女子。在《紫阆徐氏宗谱》第四卷,有两篇文章为俞幼娴传记,均于1922年成文,分别由富阳知事李瑞年和俞幼娴侄子徐守初撰写。两篇文章内容大同小异,文中都记录了俞幼娴其人其事,并都记载有其受大总统赠匾褒奖一事。在李瑞年的文章中,记有“人具状以闻奉,大总统徐赠志洁行芳额旌之”;在徐守初作传中,则有“当道始闻其事,于上奉,大总统旌表”。
这样,一位传奇女子的生平事迹浮出了水面。
孝德女子的感人故事
记者从关于俞幼娴的记载中了解到,她是萧山人,出生于一个望族家庭,其父俞维云为清太学生。
21岁时,她嫁给紫阆男子徐裕才。徐裕才为徐杏林之子,而徐杏林也是太学生,这门婚姻可谓门当户对。但徐裕才身体羸弱,嫁入夫家后俞幼娴“饮食调护无微不至”。那时徐家开办有造纸作坊,所置山林田产不少,但徐家以乐善好施传家,千金散尽而不惜,因此积余并不多,生活也挺清苦。俞幼娴一向勤俭,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自己一天只吃一餐,但悉心照料着夫君和公公婆婆。
到了清同治元年(1863年),俞幼娴原本平静的生活遭遇了巨大变故。宗谱上记载:“粤匪窜入富阳,毁人房屋,杀人父兄,掳人子弟,古今来一大劫数者……于是各乡各镇大起团练,寇兵之来,思共御之。”当时“粤匪”攻破诸暨十二都、直埠及富阳桑园、场口等地,随后在诸暨草塔囤兵,并常派人前往紫阆打探情况,欲进犯这个村庄。
俞幼娴公公徐杏林遂组织村民成立护村团,卖田卖地,充当团饷。而俞幼娴则日夜织布不息,缝制衣服,烧茶煮饭,支援护村团。后“粤匪”在一个大雾天挺进紫阆,护村团坚守长青岭,小规模战斗后,“粤匪”退去。那时恰好官兵赶来浙东,“粤匪”撤走,紫阆由此免遭劫难。战后饿殍载道,俞幼娴十分痛心,于是连日煮粥救济。
战事期间,紫阆村民扶老携幼到山林躲藏,山谷中“风声鹤唳,一夕数惊”。俞幼娴的丈夫在惊吓中不幸去世,当时她才27岁,儿子徐三才3个月大。俞幼娴当时想追随丈夫而去,但顾及怀中幼儿,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此,她不再改嫁,坚守妇道,“鸡鸣而起,斗转而息”,一门心思抚养儿子,事必躬亲侍奉二老。她既做母亲又做父亲,对儿子管教十分严格,督促儿子潜心读书。儿子十分聪明,读书刻苦,20岁时“补学官弟子员,才名藉甚”。
俞幼娴的孝名,当时也声名远播。今年71岁的陈丽华是俞幼娴曾孙的儿媳,现在依然住在“秋记”老宅内。她告诉记者,在他们家族中,流传下来的俞幼娴的故事很多。
俞幼娴十分善良,一心一意做慈善。根据宗谱上的记载,不管是否沾亲带故,只要谁有困难,她都慷慨解囊,尽力救济。尤其是孤寡老人,她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如有外地乞讨者前来,她就亲自送饭送菜,好言相慰,毕生如此,“乡里称为好女人”。
“东海孝妇”留清名
光绪丁酉年(1897年),俞幼娴在61岁时,“鹤发童颜,无疾而终”。死后,她的事迹渐渐传播开来,被世人称为“东海孝妇”。俞幼娴离世25年后,紫阆有村民将其人其事上报政府,后一直传到大总统徐世昌那里。徐世昌深受感动,遂题写“志洁行芳”四字,用以表彰俞幼娴之精神。随后,浙江、富阳也赠匾徐家。
记者了解到,“秋记”台门系俞幼娴之子徐三建造。入住后,将匾额悬于屋檐下。徐三和妻子楼氏深受俞幼娴及祖辈影响,都为人正直和善,乐于助人,侍亲至孝,一直为村民所传诵。
在“秋记”正门斗匾上,写上“贻厥孙谋”四个大字。这句话出自《尚书》,大意为给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俞幼娴的后人告诉记者,他们对这四个字的理解,就是祖辈在教导他们:要坚守孝道,乐善好施,为子孙做好榜样。陈丽华说,这是他们家族的古训,一直传承至今,并且将会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6项支出可抵税,你的个税还能省多少钱?快来算一下…
晋城市图书馆开始招募寒假志愿者
市领导走访慰问农村困难群众,城镇、企业特困职工,知识分子、拔尖人才,驻鹰部队,驻鹰企业和各界代表
洛阳这34家单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曝光
市统计局党支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庆祝建党97周年
“东海孝妇”精神传承至今
雨城区召开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书香雨城大讲台安全生产知识讲座专题培训会
邱初开主持召开中共慈利县委2018年第7次常委会议
市科技局警示清白做人
淮北市气象台2017年11月21日06时00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市规划展览馆、方志馆等内部布展方案敲定
1-4月巴中市城管执法局整治乱停乱放非机动车1.2万辆
安居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侧记
“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辽大开讲
淮北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召开
2018年1-4月本溪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5%
黄州区对一万多名精准扶贫对象进行免费体检
我市召开第六场“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新闻发布会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任务完成度在全省三个片区中走在前列
多方合力 探索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