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可生长校园 打造“10分钟生活圈”


位置:东至京台高速、西至物流大道、北至小清河南侧规划路、向南跨青岛路形成南北两校区。
面积:总用地面积约2700亩,建筑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
设施:北区主要为公区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实验楼、教学中心、教学院部用房、学生生活用房、体育场、食堂等建筑;南区为留学生公寓、转化医学中心、博物馆、口腔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体育场等建筑。
18日,随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开工建设,以“生命绿洲,健康校园”为设计理念的整体规划设计也已出炉。设计方中建八局二公司设计院院长王磊介绍,该项目秉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面向未来现代化校园目标的规划理念,参照“双一流”大学的标准,力争建设一所有品质的大学。
设计理念生命绿洲健康校园 建设成“可生长校园”
王磊介绍,设计之初,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4套方案,最终确定主校区规划设计理念是“生命绿洲,健康校园”,规划设计原则为“区域视角、特色人文;师生为本、实用为先;绿色低碳、安全智慧”。她表示,通过融入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规划设计从区域角度分析研究校园建设布局,在设计中体现前瞻与创新。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利用生态景观空间创造环境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充分考虑到教学与实验、科研的融合,设计通过开放、融合、共享等方式打造创新型现代校园,实现“十分钟生活圈”。
“生命的绿洲也叫作可生长的校园。”王磊说,这种生长,一是指校园里的景观、树木在生长。二是寓意着学生在学校里茁长成长。三是寓意着学科在生长,“因为作为大学来说,学科建设是最重要的,可能经过5年或10年,有些学科就会成长为国家级别的重点学科。”四是可生长的校园,规划时预留了发展空间,随着学校教学培养发展,其教研用房、教学用房需求增多,“所以我们在校园里面预留了一部分的发展空间,叫做可生长校园。”
设计亮点便于学生出行,打造校园“10分钟生活圈”
王磊介绍,项目用地面积约为2700亩,属于超大型校园规模,依据过往经验,大型校园一般采用组团式布局模式,小型校园一般采用整体分区布局模式,此次设计中结合二者优势,创新性采用了“校园群落”的超大型校园规划模式。以组团模式为基础,将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教学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校园公共建筑集合在一起形成中央核心教学组团,布局在校园中部,保证校园各处的使用便利。
“考虑到校园行车安全,我们希望尽量减少单车使用,引导学生选择在校园内步行,这就要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王磊说,现有设计根据学院专业学科特点,将教学区分为东、西两大学院教学组团,分别与两大学生生活组团对应,形成完整的东、西两大“校园群落”,使学生生活与学院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生活半径从1000米减少到300米,最大限度减少了学生日常上课的步行距离,实现了步行“10分钟生活圈”。同时,规划设计采用以组团分区为基础,结合整体分区功能组织模式,通过“校园群落”模式将校园功能进行整合,既保证学生日常生活便于活动,也将单体建筑进行合理组织,实现最佳功能布局模式。
原标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设计背后 建可生长校园 打造“10分钟生活圈”

市亮化中心全力做好节期景观保障
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委员小组召集人会议举行
东海:黄川打造“莓”好生活特色田园乡村
市排水公司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无棣小学生收到马拉多纳国际足球俱乐部捐赠的足球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可生长校园 打造“10分钟生活圈”
开展除雪应急演练 确保春运安全畅通
游客“五一”热捧灵岩游 “世界遗产旅游直通车”名额所剩无几
市区将拟建一加油站
福田保税区举行向党支部报到垂直跑活动
市司法鉴定协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浙A车牌6月竞价结果出炉 个人均价涨至39369元
“大家都做得比我好”——“我给创文打个分”系列报道之五
韩墩管理段清理环境卫生,改善庭院面貌
老夫妻当“义务花匠”6年 打理七东社区居委会“空中花园”
临港开发区与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约
2018当涂县首届年货嘉年华活动即将启幕
全州县公安局第15次“锁城门"行动圆满收官
【快讯】丁福浩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
省考评组考评我市计生党政线目标管理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