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微信!教织布!91岁老人走红文博会


襄阳日报网深圳讯(全媒体记者杨洋 袁政)在深圳文博会湖北展区,91岁的枣阳人王义林一手拿着梭子,一手扶着织机,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向参观者演示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枣阳粗布的手工制作技艺。文博会期间,老人还被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授予“2018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人物”荣誉称号。
全媒体记者 杨洋 摄
历史上,枣阳的交通相对闭塞,农妇们只能自己织布做衣裳,于是“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便应运而生。枣阳手工粗布要经过轧花、纺线、染线、浆线、牵经、上机、织布、染布等17道工序才能完成,技艺十分复杂。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枣阳手工粗布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王义林和儿子刘大友却坚持将这项古老的工艺传承了下来。
全媒体记者 杨洋 摄
王义林出生在枣阳的一个大户人家,爷爷又种田又做生意,办过染行、织布厂等,家境还算殷实。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5岁上私塾,前后断断续续读了15年书。过去在枣阳,曾有“家家纺织,机杼相和”的传统,她10岁开始跟随大人学习织布,并很快掌握了这项技艺。
“我是穿粗布衣服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总是白天干农活,晚上织布,给我们这些孩子做衣服。”刘大友对枣阳粗布有很深的感情,他介绍,枣阳手工粗布不仅质地柔软、不起褶皱,还有不褪色、不起球、耐水洗等特点。
2007年,刘大友成立了“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主要用枣阳手工粗布工艺生产床上用品、服装服饰和相关工艺装饰品。王义林非常支持儿子的事业,亲自担任老师,教授枣阳粗布技艺。2016年,“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91岁高龄的王义林身体非常健朗。闲暇时,她会定期去儿子的店里教学,手把手教年轻人。为了宣传枣阳粗布,她不仅经常跟儿子一起到全国各地去参加会展,还学会了玩微信,在网络上传播传统文化。

市委宣讲团到市发改委宣讲十九大精神
桃源县委书记周代惠巡视高考考点
东城区体育局向青少年业余体校男子足球队送上春节的问候
智慧供热“大数据”自动调温——走进我市供热指挥中心
武安市围绕回民应,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
玩微信!教织布!91岁老人走红文博会
企业高管辞职卖房 栖居成都当起“农场主”
市领导调研督导连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随州市教育部门提醒考生慎重填报高考志愿
滴滴获西宁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病情好转 煊煊有望下周出院
阜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云川到乡镇慰问部分困难群众
春季时令蔬菜上市集中 常州菜价将继续回落
宜章县司法局积极推进“四个一”扫黑除恶活动
黄江:又有11栋别墅违建被拆!小区业主欲哭无泪......
“呆萌”羊驼助力阳曲县农民脱贫增收
赖俊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上强调 以实实在在脱贫成效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涟源市人民医院召开创文整建工作推进会
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