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 烟台担当(中):烟台,如何当好"主攻手"

    国家战略·烟台担当(中)
    烟台,如何当好“主攻手”
    大小新闻记者 信召红 刘洪涛
    机遇与责任并存;
    突破与担当共生。
    新起点上再出发,烟台转调“变奏曲”如何起势?
    “烟台被确定为‘三核’之一,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全市2017年工作总结大会上说,烟台将“拿出超常规的措施、付出超常规的努力,坚决当好‘主攻手’,坚决打好‘主战场’,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树立标竿”。
    衔枚疾进,“核心烟台”已挺进在转调的路上。
    创新!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为转换注入“动能”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奋力开创新时代山东发展新局面”,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话,一句句令人警醒、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吧!”会后,动能转换的相关内容被千万次点击、转发,在齐鲁大地汇聚成最强音。
    新旧动能转换,转换的岂止是产业,更是观念、政策,是体制机制。
    作为三个核心区之一的烟台,要想为新旧动能转换树立标竿,首先要给思想观念来一次“大检修”。
    烟台因工业而强,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省首个迈过万亿大关,在全国居大中城市第8位、全省第1位,然而全市工业经济依然大而不强,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为21.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足1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居全省第4位,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很重。烟台先有港口、后有城市,别称“港城”,然而,从港口看,目前港口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释放,港口、产业、城市关联度还不高。烟台近年来在机场、铁路、港口、管道、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着重大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快实现重大基础设施突破迫在眉睫。
    烟台,需以增强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抢抓重大机遇,扛起重大责任,以思想的大解放,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落地落实:
    ——在理念上创新。理念创新是源头创新,有创新的理念才会有创新的行动。要树立善谋全局的理念,既立足当前解决当务之急,又着眼未来谋划长远大计,特别是对重大基础设施,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站在明天看今天,立足长远谋发展,前瞻性谋划布局。适应烟台产业和城市发展需要,突破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环渤海高铁、大莱龙扩能改造、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城市轨道交通为先导,以海港、空港为基础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在政策上创新。政策是风向标、吸铁石。谁的政策优,谁的政策活,谁的政策含金量高,资源要素就会向谁那里聚集。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没有创新的政策不行,政策没有人家优惠也不行!在政策创新上不能斤斤计较算小账,而要放眼长远算大账,高水平研究制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业转型升级等系列支持政策,精准实施政策创新。
    ——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根本性。要强力推进产业布局改革,加快由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决不能每个县市区都产业雷同、遍地开花;要顺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责随权移、人随事走、财随事转,压实责任、强化压力、激发活力,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
    创新!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为转换注入“动能”。
    产业结构调整
    是一座必须要翻过的高山
    省委书记刘家义说:归根到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加快缩小与先进省份差距,产业结构调整是必须要翻过的一座高山,是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
    作为三大核心区之一的烟台,“翻山越岭”优势明显: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海洋经济,海域面积、岛屿面积均居全省第1位,山、海、岛、河、泉一应俱全,海岸岛岸线绵延1000多公里;烟台农业品牌知名度高,产业化起步早,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等农产品和张裕、鲁花、龙大、安德利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知名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达13家。厚实的底子,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积蓄了充足的动能。参加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之后,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接受采访时,如是指出了烟台“率先突破”的路径:“在新旧动能转换当中我们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一是着力发挥我们实体经济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再是利用好中韩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开放合作新高地。”
    烟台,将全面对接全省“十强”产业,积极构建“7+n”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电子信息、高端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由大到强,海工装备、核电、医药健康等潜力产业由小到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万华集团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南山集团印尼百万吨氧化铝、玲珑集团泰国子午线轮胎等项目为抓手,促进优势产能向海外拓展。同时,抓住国务院批复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重大机遇,规划建设核心区和拓展区,努力在全国三个中韩产业园中走在前列。到2020年,烟台或形成4个3000亿级、2个2000亿级、1个1000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率先突破。
    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是关键。 放眼烟台,一批重点项目正驶入快车道:
    投资12亿元的烟台北航科技园项目,致力打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其联盟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产业化基地。目前,一期16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部封顶,年内投入使用;
    总投资60亿元的烟台国际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已建成药物安全性评价、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国际注册、投融资、成果转化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200多个创业项目入园孵化……一个个重点项目,有望为烟台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大活力。来自市发改委重点办的消息显示,今年,烟台将集中推进总投资7930亿元的192个市级重点项目,聚焦打造高端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基地,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聚焦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工业设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打造新动能增长点。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接受山东卫视专访的时候表示:“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烟台市还成立了10个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强力推进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烟台全市将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装备,突出抓好192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今年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
    聚力“城市提升”,
    烟台城区面貌必将迎来大变样
    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现代产业集群的崛起壮大,离不开基础设施等要素条件,必须着力在补齐要素短板上实现新突破。
    对此,烟台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年前,一场全市瞩目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了“城市提升”口号:从今年开始,烟台将连续3年实施城市提升工程,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着力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再提升,着力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再提升。
    实施城市提升工程,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烟台发展走在前列的现实选择。城市在集聚和配置资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城市层次上不去,就不可能源源不断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为先进制造业开辟更大发展空间;就不可能优质高效搭建创新载体、汇聚要素资源,为先进制造业提供稳定可靠保障。不仅如此,打造现代物流中心也必须突破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要看到,烟台长期饱受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青荣城际铁路只能跑动车、不能跑高铁;北部沿海2个国家级开发区、4个全国百强县没有客运列车。港口功能不完善、疏运体系不完备,疏港能力严重受阻。实施城市提升工程,还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当务之急。眼下,无论是干部群众的直接反映,还是网民的议论话题,呼声最强烈、意见最集中的就是城市建设。因此,我们一定要眼里有“活计”、心里有群众,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攻坚克难,提升城市品质,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收获到城市发展的更多实惠。
    聚力城市提升,由此成为烟台发展的自觉。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正席卷而来,从烟台城市的发源地所城里与朝阳街迅速向全市扩散。↑↑芝罘湾片区改造鸟瞰图。
    2月2日,警方发布一则交通管制通告:从2月2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朝阳街、所城里的部分道路出入口将被封闭。这则通告看似平常,却预示着广受烟台市民关注的朝阳街、所城里两大街区的提升改造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两大街区将重焕风采,成为传承开埠历史、彰显文化底蕴、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经典。也必将成为烟台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典范之作。
    作为主城区,芝罘区的一举一动向来牵动着全市上下的视线,3年城市提升工程也不例外,甚至成为这场城市华美变身的“动力之核”,带动着全市倾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现代滨海城市。今年,芝罘区将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旧居改造并重,完善功能与提升品质并举,剩余32个棚改项目将全面启动。除了为朝阳街、所城里改造配套的南山公园东侧安置房、峰山水库安置房等项目外,芝罘区今年还将加快黄务集中安置区建设,一体规划周边区片开发利用,同步谋划基础设施配套、社区公共服务和商业载体布局,早日完成9个村居改造工作。 不仅仅是芝罘。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全市将聚焦十项重点工作持续加力,“城市提升工程”成为重点工作之一:“两铁两港两路一水”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一湾两街区”保护改造、精细化管理城市……眼下,一项项重点工程正有序展开,一场兼具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烟台特色的城市大变革,正让烟台这座国际滨海城市经历着蝶变:
    1月25日,从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烟台机场二期工程将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7月1日前投入运营。
    2月6日,潍莱高铁正式开工,烟台济南两小时交通圈开始倒计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烟台,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实施城市提升工程,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宜居,让群众过上更加体面、更加幸福的生活,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也为烟台快速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市区首批84所校外培训机构列入白名单
我局印发《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促人力社保信访工作再提升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尹德明参观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
开封为1910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006万元
春节期间合肥交警严查酒驾毒驾
国家战略 烟台担当(中):烟台,如何当好"主攻手"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出炉
“鹤城人游鹤城”旅游惠民共享幸福
我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
镇妇联举行亲子趣味活动
常德高新区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市人社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桐丘街道办:约谈提醒促干部作风转变
唐山港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超4.6亿吨(图)
中共荆州市委党校2017年秋季主体班毕业典礼举行
茂名7家单位存火灾隐患昨被曝光
日本电影《念念手纪》重庆试映 催泪情节勾起观众青春回忆
市财政局积极推进县区财政信息化
怀邵衡铁路西渡站建设全力以赴抢工期保节点
悲剧!银川两名男孩溺水身亡,年仅1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