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全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排序
2016年度全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
湖北日报讯(记者郭习松)近日,湖北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发布了2016年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湖北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公报显示,宜昌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榜首,武汉和天门分列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第一,神农架林区公众满意度最高。
据介绍,这一结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环保厅、省委组织部印发的《湖北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要求(即“一个办法、两个体系”)发布。
绿色发展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49项评价指标。其中,前6个方面的48项评价指标纳入绿色发展指数的计算,侧重于从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方面多维度、多层面地综合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进展,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绿色发展成果。
公众满意程度为主观调查指标,通过湖北省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随机抽取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7个市州的公众满意程度,突出反映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获得感”。
从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来看,神农架林区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囊括资源利用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公众满意程度四项第一;宜昌、十堰、武汉分列绿色发展指数前三,荆门、宜昌、孝感环境治理力度最大,武汉、宜昌、襄阳增长质量最好,天门、武汉、仙桃绿色生活指数最高。
“这一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我省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表示,近年来,我省在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如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作用,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取得不错成效。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我省正进入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期,即绿色增长期。只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践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绿色发展战略,我省新一年度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指数会表现更好。
凝心聚力 提能共进—眉山联通开展团队拓展训练
公交车上遇起火咋办?记住这些逃生方法
漳浦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打通“断头路”和“双创”工作视察
市人大机关召开大会部署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工作 立足新起点 追求新作为 塑造新形象
市委副秘书长曹再兴同志带队巡查开福区蓝天保卫战工作落实情况
湖北首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 十堰多项指数居前列
找准推进新一轮开放着力点 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议政
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支持返乡创业
我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城市宜居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彭耀新:用好学习研讨成果 推动改革发展创新
葡萄里的爱情引发吉安爱心潮 3天卖出2000余斤
民权县党政考察团赴徐州市考察学习
港口区高速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
澳超球队:博尔特跨界试训足坛不是作秀
电白区纪委实行干预过问案件登记备案制度
车辆出岛更便捷顺畅 央视点赞海口港“预约过海”模式
提升小蝌蚪变态上岸成功率 如东人王少强发明蟾蜍繁殖新技术
交警今起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
新华社评论员:捍卫国家利益,我们有底气!
须江再现女子轻生江山警民用勇气与智慧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