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七旬老人47册家庭档案记录历史:工资45年涨近220倍


曲崇太收藏的1951年土地证。
曲崇太正在翻阅自己整理的家庭档案。
摞起来有3.9米高的档案盒中,一家四代人1850张照片、来往书信、家庭收入明细等均收藏在册。家住莱西市水集街道北庄村79岁的曲崇太用了60余年收集整理出包含家史、财经、健康、学习、社交、音像等10类、47册的家庭档案。日前,记者来到曲老先生的家,一本本翻阅这部家史,不仅看到了一个家庭的精神传承,也看到了社会进步的缩影。
45年间工资收入翻了近220倍
“1971年12月份工资34.5元、1999年1月份退休时工资909.8元、2015年时退休工资达到了7504.86元……”财经类档案盒中盛放着曲崇太和老伴一生的家底。从这份工资收入明细,记者看到:1971年至1999年,30年间工资收入翻了26倍;2000年至2015年,15年间曲崇太的退休工资也翻了近8倍;2015年的收入是1971年的收入的220倍。曲崇太不无感慨地说:“如今月收入近万元,心中怎能不充满感恩?”
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
从人生第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到全家三辆小汽车,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从寄递书信到视频通话……看着档案中一张张小小的粮票、一封封手写的家书,承载着几代人并不遥远的记忆。曲崇太老人翻阅着上世纪80年代儿子曲英杰在外求学时寄回的家书,信末一句“望寄来20元生活费和30斤粮票”,感慨颇多:“生活变化多大啊,今天指尖一点,就寄钱了。”如今,曲崇太的四个儿子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大儿子博士后毕业担任大学教授,孙辈也都是本科以上学历。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以家风”,曲崇太说,这47册家庭档案是他留给后代的传家宝,“我从小失去双亲,在孤苦无依中靠知识改变命运,逐步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拥有今天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我希望通过建立家庭档案,让后辈了解过去生活的不易,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杜茜 乔银先)

绿了山林 富了百姓——祁门县联合股份造林的探索与实践
“蓝天工匠”陈卫林:用21年坚守做好一件事
阳光煦暖需防风
清华大学交流生一行参观规划展馆
邹城一中:保持高压态势 杜绝有偿补课
青岛七旬老人47册家庭档案记录历史:工资45年涨近220倍
邹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俄媒体盛赞中俄艺术家大联欢
我市在住建领域试行信用红黑名单管理
陆丰市碣石镇西门社区党支部书记温贞:创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新社区
习水同民镇 寻访“皇木”故地
贵溪环卫处开展环境卫生“脏、乱、差”大排查大整治
青川县蒿溪回族乡“三学”推进纪检干部素质提升
春节大公交线路全部上线运行
开阳县危房改造:437户农村危房 过半完成改造
桃源社区健康体检呵护孩子成长
渝北:点亮爱心 志愿服务在路上
日照“双百会战”向黑恶霸痞电信网络诈骗亮剑
从这里读懂宜春 《文化宜春》正式出版
乐山爱尔眼科医院成立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