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行动】项目化运作让志愿服务更深入更精准


提到志愿服务,许多人会以为“不就是做好事吗”。但好事需要怎么做?怎么做效果最好?解决这些问题并不简单。
今年3月,为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管理,我市举行了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暨2018年项目对接会。对接会上,我市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由志愿服务团队认领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服务进行项目化运作。十几个团队现场认领了志愿服务项目,并签订了实施承诺书。
转眼4个月已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运转得如何?这样一种新模式给鞍山的志愿服务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就让我们来逐一解读几项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转情况。
孙宝江爱心团队交通文明劝导服务:
每周坚持
每次不少于30人参与
交通文明劝导服务,寒来暑往,坚守初心。
2014年12月7日,孙宝江带着十几个人第一次在新兴市场路囗,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倡导市民从我做起遵章守纪,在交通岗上引导司机和行人按照信号灯行进,并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阻。来往人流及车辆集中、经常造成拥堵新兴市场路口的交通秩序因此变得规范井然。团队每周一次在虹桥岗、铁西广场、立山广场开展常态化交通文明劝导,2017年虹桥岗取消后,团队在四隆岗及站前火车站进行交通文明劝导。在交通流量成倍增加的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期,志愿者还会放弃休息时间,增加文明引导的频率和次数。
今年孙宝江爱心团队正式从市文明办认领了站前交通文明劝导服务项目,正式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社会化运作。为让劝导服务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加规范,团队首先将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放在首位,提前邀请专业警官为志愿者进行交通知识专业培训。同时,扩充团队阵容,将有意愿的大中院校学生团队纳入服务阵容中,将文明劝导岗打造成让学生们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形象岗。
现在,每周末志愿者会准时出现在四隆广场交通岗,身穿蓝马甲,手拿小红旗,分布在交通路口,疏导人流,充分发挥交通文明引导作用,及时劝阻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横穿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文明。
4个月以来,团队已组织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33次,每次参加交通文明劝导的志愿者不少于20人,为近千名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很多志愿者说,通过交通文明劝导活动,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像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志愿活动像一面镜子,在劝导别人的同时,也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受益匪浅。
孝文志愿者协会“阳光少年”助学服务:
坚持始终如一
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孝行,帮助那些心存仁爱、品学优秀的贫困学子圆求学梦,让他们成为阳光向上的祖国新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由鞍山市孝文志愿者协会搭建助学平台,向全社会提供经过走访核实的需要帮助的学生,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为“阳光少年”提供助学金。由协会组织助学金发放大会,资助人将助学金现场亲手交到学生的手中。服务原则上为一对一助学,从确定资助人开始,每名学生每年助学金为1000元,分春秋两季进行发放,每学期500元。如果资助人和学生都对资助没有异议,可以资助到学生高中毕业。资助与被资助采用自愿的形式。并在春秋两季助学金大会期间开展“孝文讲坛”活动及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给予学生和家长正能量传播与引导、心灵辅导,导正学习方向及家庭教育方向,让学生最终成为积极努力、阳光向上、心里健康、有理想有目标的祖国新力量。这就是孝文协会一直在做的助学服务。
今年此项目进行项目化运作后,4月份,孝文协会举行大范围助学,为160余名城区学生发放了春季助学金92000元,并表彰了2017年度优秀的孝文小小志愿者。本月15日起,孝文协会一年一度的暑期回访(走访)活动将启幕,届时志愿者将对资助的160余名城区学生进行回访,对新增的120余名贫困学生进行走访,核实、审查受资助学生资质,以便更好地资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聚龙慈善协会“书山有路”服务项目:
进行常态化服务63次
3月5日,聚龙慈善协会“书山有路”助教项目,被市文明办确定为鞍山市首批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后,聚龙慈善协会更加广泛地调动了大中小学教师志愿者的积极性,从专业服务入手,把志愿服务工作推向常态化,开展常态化大型活动共63次。
4月15日,鞍山市聚龙慈善协会在老一中电教馆召开了2018年春季“聚龙慈善协会助力传统文化进校园暨助学金发放大会”。来自聚龙集团以及教育界、企业界等社会爱心人士对鞍山城区8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资助。
六一前夕,聚龙慈善协会与市教育局在台安黄沙坨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城乡手拉手“点亮心灯”,关爱特殊儿童、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聚龙慈善协会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聚龙慈善协会公益讲师,教师志愿者宝得中学刘丹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跳起了铿锵有力的手语舞《少年中国说》,让孩子们学会了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祖国的深情与爱,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5月29日,聚龙慈善协会又来到铁东区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们送去了定制的夏季校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4月25日、30日,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徐丽艳、郑彦秋对聚龙慈善协会各中小学传统文化公益讲师进行了两期培训。两次培训,为以后老师们上传统文化课在课堂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情感素养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解决了孤山镇中小学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困惑点等难题。
4月25日在鞍山市第七届全民读书节前夕,由聚龙慈善协会大中小学一线公益讲师编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教育读本”3万册,价值32.4万元,用四天时间,行程772公里,分别捐赠到全市25所中小学校,并同时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在各校的欢迎仪式上,学生们用传统文化展演表达了对聚龙慈善协会无偿捐赠的谢意。
冯志国爱心团队关爱母亲项目:
让贫困母亲感受更多温暖
冯志国爱心团队已经做了24年的公益,关爱贫困母亲是这个团队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件事。在认领这个志愿服务项目之前,冯志国爱心团队就做了很多关心贫困母亲的活动。
岫岩的卜玉芹,下肢瘫痪,团队一直关注她的生活和事业,定期去探望她,帮助她。李继东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上有90岁的老母亲,下有只会爬的残疾儿子,多年来团队始终在关心资助。孙红是一名癌症患者,在团队的关心和照顾下,走出悲观,对生活充满信心。
每年,冯志国爱心团队都会随市妇联走访贫困母亲。从2010年起,团队每年在母亲节前夕都会救助20名贫困母亲。为她们送去米、面、油、鸡蛋、衬衣等生活用品,还为每位贫困母亲捐赠500元钱。今年从市文明办认领了这个项目后,服务的范围扩大了,铁东、铁西、立山、千山都在分别组织多种关爱贫困母亲活动。
不仅如此,团队利用微信群保持对鞍山全市有困难母亲的关注。队里的志愿者一旦发现,就会通过微信告知团队核心管理人员,他们马上就会制定帮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温暖、去切实有效地帮助有困难的母亲。
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说,服务的优质,离不开领导者、专业团队、运作路径,背后需要借鉴管理学的思路,加强对其团队的精细化管理、设定组织目标和特定服务人群,从过去一头热的“大而全”渐渐走向有标准有目标的“小而美”,可以说“项目化运作,帮助鞍山志愿者更好地成长。”也正是这些团队更直接地在自己服务的“一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才会让志愿服务更深入、更精准,让更多的人受益。未来,我市将会继续大力推广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化运作,让志愿的阳光遍洒鞍山,让温暖的爱意连绵不断。
首席记者 杨峰

周末时光!
东营非居民和特种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方案 请您提意见
车辆被划查不到监控 这些案例教您避免物业矛盾
2018年市十大重点民生工程50件实事出炉
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志愿者在行动】项目化运作让志愿服务更深入更精准
唐山聘任50名扫黑除恶人民监督员(组图)
《诗画武坚》摄影诗歌集出版 展里下河风情小镇风采
三洋湿地2万多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何时能清运完毕?
佛山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咸水镇“三步法”助推绩效管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黑河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
晋源区姚村镇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会议
海口市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 确保落地见效
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首次走进罗江
夫妻到酒店招待同学 妻子驾车被民警查获酒驾
长治市农机局举办2018年中型拖拉机质量调查工作培训会
清远有关部门督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苗安全
洛阳市第十三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将举行
迁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