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特约记者周玉娟 通讯员张朝锋 报道: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丹江口市,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短板是什么?如何选择致富产业?如何在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上实现双赢?近日,记者深入丹江口市各个贫困村进行采访,寻找其中的答案。
面对信息短板——
送岗位送服务送技术
偏远乡村,缺务工信息、缺特色农产品销售信息……信息不对称,成为贫困群众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土关垭镇四方山村党支部书记朱超介绍,村里年轻人多半在外地务工,没法照顾家庭,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难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市经信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牵头在四方山村成立村级务工协会,吸引全村300余名务工青年加入协会,组建“四方山村务工之家”微信群,发布本地优质用工信息,并为务工群众提供就业维权帮助等。
据了解,该市今年以来已举办专题招聘会13场,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说起销售信息不对称,盐池河镇的香菇栽培户朱万忠颇有感受:一家人一年到头在大棚里忙,没时间出去,销售信息不畅,种的香菇卖不出去,大多数年景忙活一年只够个生活费。
面对销售难题,该市电子商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解困,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朱万忠卖香菇。“有了电商相助,一年净收入过10万元不成问题。”朱万忠说。
目前,该市有2000余名电商创业者,活跃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将本地农特产品卖向全国。
破解发展难题——
送项目送订单重特色
3月6日,记者在土关垭镇姚河村地生木耳产业示范基地看到,4万袋地生木耳借着春雨,长势良好。
该市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李强介绍,该项目是驻村工作队去年冬天引进的,商家提供技术和订单,先试点经营,效益好了再大面积推广。目前,该示范基地已收获第一茬木耳200余公斤,收入2万余元。
习家店镇根据龙头企业的订单确定种植项目。今年,该镇种植了5000亩高糖南瓜和超甜玉米,由龙头企业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负责统一收购,种植收益将比传统种植翻一番,受益贫困户逾400户。
山区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要靠特色取胜。石鼓镇石鼓村村民付天财,在镇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大雁特色养殖项目,养殖效益是土鸡的5倍。目前他养了200余只大雁,供不应求。
实施“抱团取暖”——
大户带 互助带 龙头带
盐池河镇是丹江口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2017年,该镇投资60余万元,兴建20万平方米的栽培大棚供村民使用,并让香菇种植大户牵头成立食用菌栽培互助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规模上去了,名气也有了,各地香菇经纪人纷纷前来收购。
目前,该镇已整合19家(贫困户17家)香菇栽培户,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培训、栽培管理、加工、销售产业链,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据悉,目前该市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近700家,抱团发展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游文化游特色游
借力美丽乡村建设,丹江口市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美丽财富。
走进习家店镇,远山上薄雾缭绕,红、黄、青、绿等各色植物互相映衬,多姿多彩;集镇上,公园美观亮丽、街道干净清爽、群众热情洋溢;广场上、小区里,以“善”“礼”“和”“让”等为主题的文化栏,向人们展示着农村新变化、新气象、新魅力。
该镇在小茯苓村建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生产、田园风情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基地。同时,通过“保姆式”服务、“全链条”培育,发展杨桃产业、食用杏产业、中药材产业,生态特色产业让贫困户的腰包渐丰。
近年来,该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域景观建设,打造美丽新农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助推该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电焊火花坠落 烫伤路过女子
团黑龙江省委到佳木斯市开展调研活动
户政民警带设备上门办理身份证为市儿童医院近百名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现场服务
考生注意!江苏高招第一阶段志愿今起填报
扬大学生手绘科普漫画《趣说杏林》获全国一等奖
以严实作风决战贫困
魏都区启动中国糖尿病并发症研究项目
用奋斗成就复兴伟业
“中国人民大学党员教育基地”
市安监局组织召开全市安监系统工作调度会
探访著名侨领林文镜故里:乡亲忆乡贤 旧村展新颜
温州:打黑除恶成效连续六年全省第一
阳山县县长廖敬华视导教育工作
钦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
阜合园区新增一所高级中学
大足加大河流清漂力度 确保城区良好水环境
中关村系列报道之二:电子一条街新生
2017年景德镇市GDP增长8.8%
柯桥区召开全区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
东江科技园80余档乱摆乱卖被整治 劝导占道经营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