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决定着美丽乡村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也是农村治理的题中之义。《经济参考报》记者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采访发现,由于缺少资金支持,缺乏垃圾清理机制,垃圾围困乡村的现象层出不穷,群众苦不堪言,乡村振兴之路亟须解决垃圾“挡道”难题。(5月14日经济参考报)
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是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然而宁城县几十个乡村却长期被垃圾围困,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各种生产生活垃圾随处堆放,不仅占用村中道路,还堆放在河流沟渠等地污染水源,严重影响了老百姓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必须解决垃圾围村这个“拦路虎”。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推动农村垃圾治理正是其重点任务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行动方案》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加大对垃圾站(厂)的资金政策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只顾城镇发展,把垃圾一股脑地往农村地区转运,要把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一起抓一起干,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垃圾治理从身边做起。垃圾围村的另一原因在于垃圾产生的速度远大于消耗处理的速度,因此还需要从减少垃圾源的角度来治理农村垃圾,这就需要发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村委会的力量,对村民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乡约村规,减少垃圾的产生,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等不良习惯。
加大技术投入,促进垃圾治理科学无害化。由于长期的垃圾围村,传统的垃圾治理手段已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不能采用焚烧掩埋等方式处理,因此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创新垃圾治理处理手段,加快垃圾治理处理速度,科学无害地解决老百姓们的心头大患。(来源:景德镇新闻网)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发布奥园“十八景”
沁水县卫计局干部职工赴帮扶村土沃乡上沃泉村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讲活动
龙川一中:专注所到处 成功恰自来
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以“减证”促进“简政”
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范华平调研三亚公安工作
[网评]必须扫除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拦路虎”
不收中介费的租房平台?912租房正式上线
市级劳动模范郭家辉:靠双手为村民创造幸福
我市有效破解乡村教师紧缺难题
奇康路全线顺利通车
今明两天上午有雾 周末踏青正当时
粤剧艺术博物馆开馆两周年声誉日隆,去年参观人次达19万
萧山建德签下2018年合作首单 项目总投资3.2亿元
辰溪“断指”老人养鸡摘穷帽成“典范”
翻山越岭送温暖解燃眉之急 雪中送炭献爱心保衣食无忧
关于《网传建地铁让房价居高不下,到底建不建》来信的回复
本市将深入各受援地检查扶贫协作廉洁
“五一”前夕,市公路管理处程杰、市交通工程建设处科晶公司江金金 荣获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称号
商丘市示范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巴东上半年招商引资完成23.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