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户的“幸福指数”
——记唐山市扶贫办业务指导组组长李占民
唐山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郑义祥 通讯员 李红伟 杨杰)今年2月以来,一半以上的时间下乡,跑遍了唐山所有县(市)区,深入300多个自然村,走访700多户,围绕精准扶贫,下足“绣花”功夫,他就是甘做脱贫路上“老黄牛”的李占民,现在的市扶贫办业务指导组组长。
扶贫工作的“明白人”
“只有身子下去、工作才能上来”,这是李占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掌握全市脱贫攻坚第一手资料,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李占民同志每个星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入村走访座谈,既督工作,又访民情。
下乡时,他始终身着简装、头戴一顶草帽、脚蹬一双普通运动鞋,像一个“老农”,拉近了与贫困群众的距离,用自己的“真帮实扶”换来了贫困群众对党的“真情实感”,贫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草帽老李”。每进一户人家,他都要对贫困户生产生活、家庭收入、外出务工等情况,作详细了解和记录,准确计算每月收入台账;将自己学习掌握的各项扶贫政策宣讲到贫困户,开展好风气、好习惯等宣传教育,鼓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倾听群众对扶贫脱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长期的下乡走访,李占民掌握了大量的脱贫攻坚第一手资料,找准了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千差万别的户情民情中寻找脱贫致富的规律性东西,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领导决策的“好参谋”
我市没有贫困县和贫困村,一直未纳入国家和省级扶贫脱贫工作范畴。2017年8月份,在全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之际,才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工作。针对这一实际,李占民积极结合各县(市)区,对收入低于国家现行贫困线标准、“两不愁、三保障”未实现的困难群众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摸排,及时掌握全市贫困人口分布、主要致贫原因、贫困人口属性等信息。
正是他的深入调研和数据支撑,才科学确定了全市“一年集中攻坚基本脱贫,一年巩固提升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并且为《唐山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唐山市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发挥了“好参谋”的作用。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抽时间、挤时间,深入系统学习贫困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切实做到政策解释到位、识别判断精准、结果群众认可。为提高全市贫困识别精准度,他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创造性地提出了易掌握、便操作的“五看、五必问”工作法: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一问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二问贫困原因、三问家庭收入来源和刚性支出、四问政策落实情况、五问帮扶计划,并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在政策把握、工作方法运用等方面,指导各县(市)区扎实开展工作,有效提高了全市贫困识别精准度,做到了“应纳尽纳”、一人不落。通过精准识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年初确定的4428户、9847人,科学调整为3881户、8858人。
敬业奉献的“老黄牛”
扶贫工作没有节假日。李占民始终坚持“把加班当上班看、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的工作理念,没有好好休息过一个周末,但从来没听到他叫苦或者抱怨。
扶贫工作往前推进了,但他的身体却透支不少,高血压、心脏病等也接踵而至,可却从未影响他前行的脚步。今年6月,全市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针对个别县区出现的政策界定不清问题,他不顾高烧,连续三天逐乡逐村逐户分析研判,做到“识别精准、不误一人、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其政策水准令人钦佩,其敬业精神更让基层同志动容。
对家庭,他却亏欠得太多。90多岁的老母亲他更是无暇照顾。作为一名受过多年部队锤炼的老同志,李占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小家”、什么是“大家”。在他的眼里,贫困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他常说:能够全心全意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正是我这个“业务指导组长”岗位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全市今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408名报名时间为4月12日至4月16日
华东锻压签下海尔集团机床订单
老照片:90后 我的童年很精彩
泰兴市52个村创成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
市城区新增4处电子警察
记唐山市扶贫办业务指导组组长李占民
旬邑检察院组织干警观看警示教育片
东营区组织收看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泸州启动“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老年消费成热点
你游了么?2018春节全国最爱出境游城市 宁波排第10
56个民族农民代表首次在京共庆丰收节
江永县粗石江镇中心小学开展磨课、研课活动
2017年度威海市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评审结束
郄英才巡视高考考点 为学子鼓劲加油
宝坻区着力营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
通道:坪坦河畔秀舞姿
市公积金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
不是亲人却亲如骨肉丨这位姑娘照顾其双亲11年!
市农业局严抓干部实绩考核
广州商旅文融合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