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洋村“能人大棚”带动300多农户增收


  又甜又脆的大西瓜深受杭州市民欢迎。
  钱宏斌摄
  连日来,姜堰区顾高镇申洋村卢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格外忙碌,社员们在西瓜种植大棚内,从长长的青藤上摘下一只只新鲜的西瓜,擦去泥土装进包装袋内。就这样,一袋袋西瓜装上货车运往浙江,让参与种植的20多家农户分享“能人大棚”经济。
  “这些新疆‘美都’西瓜是专供浙江市场的,套上简易的包装袋。到了那里,每只5公斤的西瓜可卖二三十元。”合作社负责人崔玉平随手捧起一只大西瓜,轻轻一敲,发出清脆的响声。
  崔玉平介绍,相比较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瓜,“美都”的甜度高出近15%,而且口感好,入口即化,市场售价达5元/公斤。早在4月份,大多数西瓜才拳头般大小,就被浙江的客户预定了。“我们种植的西瓜施用有机肥,最大的特点就是又甜又脆,很受浙江杭州等大城市市民欢迎。如今,我们每天发往杭州的西瓜少时三五吨、多时七八吨。”
  申洋村是姜堰的经济薄弱村。去年3月,村里请来东台种植能人崔玉平,流转土地1200亩,投入1200多万元,搭建钢架大棚1080亩,成立卢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胡萝卜、花菜、甘蓝菜、玉菇、西瓜等优质蔬果,以订单形式发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批发市场和超市。西瓜今年已是第三茬上市,平均亩产1.5万斤。
  除了西瓜,今春的胡萝卜也甜了村民心。西瓜大棚东侧,是近200亩刚卖光的胡萝卜大棚。崔玉平指着大棚算了笔账:“1斤胡萝卜1.5元,今年亩产1万斤左右。大棚采取轮番种植模式,除了胡萝卜,其他季节还栽种大白菜、甘蓝菜等品种,一年下来,效益可观。”
  饮水思源。崔玉平的合作社步入正轨后,主动吸纳周边村庄有意向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年轻人都出去打拼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崔玉平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方案,对没有经验的农户,提供场地、技术、幼苗,只需农户定期打理,亩产达到规定产量,即可获得收入。“以甘蓝菜为例,每个大棚的甘蓝菜夏季产量达4500斤,冬季产量达6000斤,承包者即可获得8000元收入,超出部分再给予奖励。”
  对于有经验的农户,崔玉平就提供场地,农户按品种种植。顾高镇申洋村十二组的申圣富今年65岁,他结束了常年在外打工的漂泊,从合作社承包了10个大棚,每个大棚年毛利近8000元,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阳光下,申圣富指着身前的大棚开心地说:“我这个打工仔,如今回家种田也成了‘小老板’。之前,我在泰兴打工一年收入也就3万多元,现在大棚离家也就三四百米,每天走着去‘上班’,反而赚得多了。”
  据介绍,目前,申洋村像申圣富这样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已有326户,正常每户可种植3至4个大棚,人均获利3万元。
  申洋村党支部书记申三荣说,村里引进能人流转土地,建蔬菜大棚,成立专业合作社,再吸引村民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统一种植。蔬菜上市后,合作社统一销售。平时,合作社牵头人除了做好合作社管理工作,有空就外出跑市场、拿订单,村民们种田无忧,都笑称承包种植的大棚为“能人大棚”。接下来,崔玉平计划再流转土地2500亩,搭建智能连栋温室大棚,种植仙人掌等新品种,出口加拿大,让更多的农户分享“能人大棚”经济。

胡忠雄专题研究湘江东岸防洪改造项目和“一圈、两场、三道”等工作
银企党建“统筹共建”
全市100个重点前期项目有序推进
用“亲”“清”书写民营经济传奇——探究许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银行部分理财产品购买门槛降至1万元
申洋村“能人大棚”带动300多农户增收
向上向善卡通形象全国征集活动评选揭晓
和县第五届农业嘉年华将于国庆开园
访娄底日报社副总编辑龙红年希望有机会“用灵魂对话开封”
[成华区]成华区政府召开第40次常务会议
佛冈县举行《点亮梦想•为爱同行》首张爱心主题卡首发仪式
市林业局召开省级森林城镇规划编制评审会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创新多元共治新机制 构建联勤联防新体系——双庄街道全面推动联勤联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球一流芯片研发专家创业项目落户慈溪
上高“三聚”战略打造千亿园区
汇聚监督合力 严防“节日腐败”
商丘市一周开放招商动态
怀远县举办“童心灿烂梦想飞扬”庆六一文艺汇演
传统茶饮年轻化 茶叶君跨界玩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