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上越来越活跃


  佛山新闻网讯 珠江商报记者吴景邦报道:德国时间4月24日下午,“发现顺德·全球路演”走进德国科创名城亚琛市,这是继去年惊艳亮相汉诺威之后,顺德走出国门的第二站。亚琛,德国西部重镇,市中心距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处仅5公里,素有“欧洲心脏”之称。这里曾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加冕之地,其王朝王宫也设于此,如今则作为亚琛国际查理曼奖的颁奖地,以表彰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人物。
路演的地点设在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亚琛市政厅加冕大厅内,享受着亚琛给予的最高“礼遇”,顺德以开放的胸怀诚邀德国企业家前来顺德共谋未来发展。参会的中德企业家、科研机构专家等,齐聚一堂倾听顺德发出的中国声音,一起分享顺德讲述的中国故事,一起探讨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开放合作共赢的共赢模式,双方更达成了与亚琛工大合作共建佛山理工大学等科研、医疗、文化体育领域的一系列合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路演现场播放了顺德的城市宣传片,片尾一落,现场随即对顺德这个来自1万公里之外的中国小城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场走进“欧洲心脏”的全球路演,正以其回响着的“顺德律动”方式及发出的开放合作共赢声音与全球同频共振。这背后,正是顺德企业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以开放促全领域创新变革,挺进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雄心。
一场路演成就了一段“姻缘”
顺企直抵技术腹地 装备德国“最强大脑”
顺德与亚琛,这两座地理距离超过1万公里的城市,如何产生“化学反应”?在“发现顺德·全球路演”亚琛站中,来自南中国的全国百强区龙头顺德主动向德国的先进技术、高端人才抛出了橄榄枝,制造实力强劲的顺德对优质项目心向往之,对精英人才求贤若渴。
之所以选择亚琛,用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的话来说,“顺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广阔的市场,亚琛有创新的技术和人才,这正是双方一拍即合的原因。” 郭文海在题为“开放中国 顺德机遇”的主题演讲中直截了当地表示,顺德企业最期盼的就是和德国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从顺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看,非常希望和德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包括产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和共同发展。
顺德选择亚琛,可以说是“情牵一线”。亚琛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强大的制造业、数量众多的优质中小企业、雄厚的科教实力及先进的产学研经验,还有着欧洲“麻省理工”之称的高校——亚琛工业大学,每年为企业成功孵化的项目或产品在德名列前茅。
事实上,一批同时拥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全球市场能力的顺德企业,正通过品牌合作、技术协同、资本融合等多种方式,加快完善全球化研发体系,实现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率先喝上了技术落地对接的“头啖汤”。
本届汉诺威工博会上,顺德本土企业嘉腾机器人就与德国顶级自动化公司格林策巴赫机械达成合作。双方将互补技术短板,嘉腾将帮助格林策巴赫向大中华地区提供自动化服务;同时,格林策巴赫将协助嘉腾向欧洲终端客户提供以agv为核心的智能物流技术服务。
去年,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德国成功注册研发中心并成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塑料加工研究院(ikv)会员,旨在借力欧洲在先进工艺、成型技术、原材料方面的研究,连接中欧先进成型技术,加速全球化步伐。
公司董事长陈敬财介绍,伊之密非常重视研发投入,特别是国际人才的引进,所以邀请了韦伯博士加盟作为伊之密首席战略官。韦伯博士是亚琛工业大学塑料加工研究所的顾问,专注于塑料加工机械制造领域,有30多年丰富的机械制造经验,曾在众多世界知名企业担任高层。在伊之密,韦伯负责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及产品战略,以实现伊之密集团的国际化,以及领衔主导开发创新产品和工艺,改善产品质量。
“德国研发能力世界领先,中国也是领头羊,而且在制造成本控制方面很有优势,如果能强强联合,就能实现欧洲技术水平用中国低成本生产。”韦伯说。如今由伊之密和亚琛工大塑料加工研究院ikv开发的机器人柔性制造中心将走入产业化阶段。陈敬财表示,伊之密将实施三年倍增计划,预计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额达38亿元。为此,要实现从机器制造商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升级,未来将借助更多欧洲科研力量推动技术升级。
另一个例子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去年与亚琛工大签约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旨在推动顺德以及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工厂自动化与智慧工厂等产业升级发展。
经过一年的合作,顺职院和亚琛工大组成的团队走访了顺德10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技术改造需求,同时建设了工业4.0的临时展示厅并对外开放,并举办了工业4.0技术应用与推广培训,吸引了160多家企业参会。
目前,应用中心与万和新电气有限公司就建立开放型示范工厂和项目合作进行多次沟通,计划在万和杏坛新厂分期建立示范线或示范车间,运用工业4.0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使示范线或示范车间的示范作用充分展示,通过示范工厂的作用,开展工业4.0项目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带动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引领或助推作用。
一场路演一场路演添加了不少好友
中德企业合作需求增大推动近50个合作案例
今年2月27日,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暨第五届中德创新大会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来的贺信中表示,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开创了大国科技合作的先例,为两国务实合作装上了大功率“引擎”。
40年来,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今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抱团亮相汉诺威工博会再度成为焦点。在诺大的汉诺威工业展馆里,中德双方演绎着构建开放新格局的生动实践。作为联盟的发起者和秘书处所在地,顺德一直积极推动和服务中德成员城市间的经贸往来、企业兼并与技术合作,短短两年间,联盟影响力持续增强,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成员城市从起初的18座增加至37座,两年内增加了一倍。用顺德区委副书记、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主任、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刘怡的话来说是,“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提高”。
如今,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搭建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石油化工、职业教育三大合作专业委员会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4个数据库已收录了37家成员、346个项目、1400家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联盟秘书处、驻德代表处、德国联络处全部实地走访中德双方37家成员、拜访了中德两国70多家组织机构、近百家德国企业及各地区经济部门,共收集中德(欧)企业需求近300项。
更重要的是,联盟服务推动近50个合作案例,包括美的库卡合作项目、亚琛工业大学机床实验室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广东-亚琛工业4.0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盘锦与路德维希港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柳州开宇塑胶机械有限公司与德国东源咨询公司等。这些案例中已有越来越多成功合作的达成,“联盟在促成这些合作的过程中,有的只是服务其中一个过程或者环节,有的是在关键阶段出主意、推一把。”刘怡说。
刘怡透露,服务中德地方合作的过程中,秘书处观察到了一些良好的转变趋势:如目前两国合作中,正由德国单向投资向中德双向合作转变、由大企业合作向中小企业合作转变、由贸易合作向技术研发深度合作转变、由经济领域合作向社会民生服务全方位合作转变、由成熟企业合作向联合创新孵化加速合作转变、由双边合作向地方合作转变,这六方面趋势推动中德合作进入新时代。正是因应这样的趋势,刘怡表示,联盟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发双向投融资、国际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合作、人力资源服务等若干服务产品。
发现了顺德机遇
以开放合作共赢的胸怀 构建中德城市协作格局
中国驻德国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陶莉莉透露了一组数据:在中德关系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两国间各领域交流磋商领域机制达80项,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近1700亿美元,8000家德国企业在华经营,2000多家中国企业在德国安家,而其中有一半“驻扎”亚琛市所在的德国经济大州北威州,而中国在德留学生超4万人,北威州约占比1/3。
亚琛各界对此次顺德路演予以高度关注,除了举办地点规格高,还有许多德国企业和学生慕名而来。与去年在汉诺威工博会上首次走出国门的路演相比,不仅参加人数上翻了一番,更为重要的是,活动变身为中德双方互动交流的平台,德方也迫不及待地借此机会向顺德乃至中国进行自我推介,郭文海就“收获”了满满一叠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德方成员城市市长的名片。
在亚琛市市长菲利普看来,此次路演让亚琛各界了解顺德、了解佛山,与顺德合作,不仅是亚琛市政府,还是全亚琛市民共同的意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亚琛和顺德可以创造项目,加深了解、消除偏见、搭建友谊,通过大大小小的项目,成为中国和德国合作的具体实践。”菲利普强调,双方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经验,创造双赢局面。
郭文海表示,和顺德合作,也意味着德国的企业和院校将获得庞大的市场,双方将实现互惠共赢。
事实上,很多德国政商界人士已经意识到,发展“工业4.0”仅靠德国无法成功,需要寻找合作伙伴,中国在其中极为重要。前德国经济和劳工部长沃尔夫冈·克莱门特就表示,当前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确定了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些领域德国企业可以提供很多方案;而顺德在职业教育等方面实力良好,双方一定能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
对标世界一流,推动顺德制造与德国品质“握手”,进而推动顺德制造向高端跃升,这是顺德作为全国制造大区的责任担当。为此,顺德努力培育完整的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产业合作生态体系。目前,以库卡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为龙头项目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正在顺德加紧施工中。这个万亩示范园除了将打造千亿级机器人产业,还将打造具有德国风情的德国小镇,让前来投资工作和创业的德国人在顺德安居乐业,推动双方合作更加务实深入。
郭文海表示,顺德构建新的开放型格局,一方面,推动顺德制造业走出去,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全球布局研发机构,走创新全球化之路;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把全球资源引进来。因此,未来顺德将重构中德工业服务区组织架构,面向全球招聘国际合作人才,更好地发挥中德工业服务区的作用,以对德合作为重点,拓展到对欧合作、对世界合作,为顺德加快构建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做出贡献。
声音
我们和美的在顺德建立的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后,库卡的年产量将达到75000台,比现在翻一倍。没有这样的伙伴关系,库卡自己不可能有这个产能。强强联合能让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更大的体量,这种结果将比任何质疑都更有说服力。
——库卡集团cmo威尔弗雷德·埃伯哈特
我是来自佛山的学生,在亚琛工大学习了两年多,研究方向是偏金属方向的材料工程,与制造业息息相关。顺德是非常有名的制造业基地,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在德国提高科研水平后回到佛山工作,美的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对我吸引力挺大的。
——亚琛工大材料工程学院学生杨伟光

市林业局副局长祖朝先到潜山县督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南京启动行动计划,全面打造生态河湖
只有文化是久远的
新城区住建局国庆节前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凌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24个
顺德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上越来越活跃
衡水市委“走基层”宣讲团走进故城县河北郑口中学
天津将建首条无人驾驶车道 全长5.35公里
“关爱中心” “蒲公英1小时学习加油站”项目有序开展中
【金乡县】我县召开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工作推进会议
维护你的权益 山东首家知识产权调委会落户烟台
2018年3月19日中心支行举办“红船金融助理团”金融知识宣讲员选拔赛决赛
山东23万余人过本科普通批分数线 694分以上理科生52人
博望区委书记郝轶琦调研乡村振兴联系点
邮储银行阜阳分行开展十条禁令再学习活动
临泉县单桥镇:2018年“春风行动·人才招聘会”助力脱贫攻坚
首季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
监利启动四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部署相关工作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科研人员荣获萧刚柔森林昆虫奖
编程成“爆款”科目!学得好,这又是条升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