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路上洒满阳光——陈昌世和他的阳光助困协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汪依
他叫陈昌世,是国网咸宁供电公司一名普通员工,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志愿者。自2012年起,他行走在“奉献爱心、资助贫困”的路上。
  2014年,陈昌世被咸宁义工协会评为年度“金牌义工”。2015年,他成立咸宁阳光助困协会,现有志愿者216人。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我市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天。
  负重前行,背起山区孩子希望
  3月16日凌晨6时,天刚亮,陈昌世领着一群人从温泉城区出发,一行40多人,1辆大巴3辆小车,目的地是通山大路乡吴田校杨城教学点。车行了1个多小时进入大路乡,颠簸的山路,让车上的人都有些眩晕,大家纷纷站起来互相询问,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但大巴车上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这里。
  开着自家车在前面带路的陈昌世突然将车停了下来,原来前方的道路出现了塌方,车子无法前行。陈昌世临时决定,物资背上背,弃车徒步往前走。
  陈昌世来到大巴车前领了一捆书,率先与向导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崎岖的山路上,道路泥泞难行,石块堆积在路面,道路仿佛没有尽头,陈昌世身上的物资从手上换到肩上又换到背上,依附在鞋子上的泥巴越来越多,让脚像灌了铅一样,举步维艰的10公里山路,一行人走了两个多小时。
  看到志愿者们的到来,教学点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冲过来帮忙。志愿者们将各种捐赠物一件一件堆放在一个教室里,有书籍、吃的、喝的、用的,陈昌世按制定的计划,给孩子分发下去。不一会,书桌上堆成了小山,孩子们兴奋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上次来时,陈昌世看到孩子们穿着沾满泥巴的鞋子,这次他特意给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双套鞋。看到教学点的孩子们收到礼物很开心,大家刚才步行的辛苦早已抛诸脑后。
  今年51岁的陈昌世,2012年加入咸宁义工协会。他介绍,每一次参加义工活动都让他感受很深。“参加活动时,你会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陈昌世说。
  倾囊相助,实现贫困家庭心愿
  去年冬天,陈昌世来到嘉鱼渡普镇福利院送物资。福利院60多岁的周爹爹正准备出门散步,他的出行方式是趴在地上靠两只手爬着前行,寒冷的冬天里,这样一幕深深印在了陈昌世的心里。
  陈昌世询问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是因为早年生病落下了病根,导致双腿残疾,没有儿女照顾,亲戚也不管他,村里便将老人送到了福利院。回到家后,陈昌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轮椅,送往福利院。
  今年春,再次来到渡普镇福利院时,陈昌世看见老人状态比之前好很多,现在老人每天早上都是自己推着轮椅出门散步。老人并不知道这个轮椅是谁捐的,只知道有好心人资助他,逢人就激动地说:“世上好人多,好人有好报……”
  2017年9月,陈昌世带着咸宁阳光助困协会的团队来到咸安区大幕乡南山村一个贫困户家里。瘦小的男孩胡林进入了陈昌世的视线。
  当时,胡林正在家门口洗衣服,家中有一位卧床不起的母亲,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已辍学两年。
  “虽然以前听人讲过小胡林的情况,但是当我看到他娴熟地洗衣做饭时,特别心疼。”陈昌世说,想想自己的孩子13岁时被家人宠上天,而无辜的胡林却过早地承担起家庭重担,陈昌世回去的路上给自家的孩子打了个电话。他决定以己之力资助胡林,让他重返校园。陈昌世迅速联系了大幕中学,帮胡林解决学籍问题,除了学费,每个月还资助他300元生活费。救助胡林,让这个贫困家庭看到了希望。胡林知道自己受到资助后,给陈昌世写了封感谢信。
  协会并没有任何经费,每次活动全靠志愿者们自筹资金。陈昌世作为协会会长,每次的活动经费都是他兜底,大到几千,小到几百。陈昌世每个月除去生活费,工资基本都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挤出时间,6年300余次助困
  2013年起,陈昌世连续三年获得咸宁市优秀义工称号;2015年9月,他成立“咸宁阳光助困协会”,当年,便开展各类助困活动20余次,其中包括帮扶贫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资助失学儿童等。
  身为国网咸宁供电所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车队队长,陈昌世平时的工作很忙,但他却说:“做好事,时间都是挤出来。”
  在协会的台账中,记者翻看到一个台历上画了很多圈圈,工作人员说那是陈昌世去年用的台历,一个圈圈就代表着一次协会活动。
  记者数了数,总共有52个网,也就是去年有52天在开展活动,大部分是一天要跑两三个地方,陈昌世经常都是早出晚归,每个周末,他比上班还忙。
  不仅自己做志愿者,陈昌世还发动自己的朋友、家人做志愿者。陈昌世有一位朋友金先生在咸宁开了一家服装厂,在陈昌世的发动下,每年,金先生都会将服装厂剩下的好的边角料加工制成床单,托陈昌世送往各个福利院;陈昌世一个战友在咸宁一家印刷厂工作,在陈昌世的发动下,这位战友每年会资助协会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
  “我们的志愿者会修房子,会敷药,会下厨,会表演……”陈昌世笑着说,连续四年来,协会走遍了咸宁各地,共为28户贫困家庭登记造册。
  翻开咸宁阳光助困协会档案柜,厚厚的档案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咸宁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的情况,这些贫困家庭的资料被整理成文字和照片一起归档,协会还派专人一对一跟踪帮扶。
  看着这些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生活越来越好,陈昌世感到很欣慰。他希望有心理咨询师、医护等专业人员加入团队中来。“队伍壮大了,爱心汇聚成海,才会有更多贫困家庭得到帮忙。”

德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
六大推荐带你走进冬日赏雪佳地
三水10万亩空间重点打造14个优势产业载体集群
全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暨2017年度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总结命名大会召
小伙摔倒昏迷 民警群众救助
爱心路上洒满阳光——陈昌世和他的阳光助困协会
邵武城郊镇组织开展企业志愿服务交流会
宾馆、饭店因停水多日 旅客笑脸进店 摇头出店
省委书记王东峰到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视察并慰问公安民警
今起来会展中心淘好东西
十三届省运会拉开帷幕
南江县八庙镇小学开展教育惠民政策宣传活动
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朝天门片区整治市容环境 沿街店铺将统一风格样式
关爱女性教职工健康 南山教育工会举办妇女保健专题讲座
骨科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鞍山骨科界又有新发展
江城区:陈基文书记到奕垌工业园调研近期开发建设工作
凤城市红旗镇扶贫帮困持续发力
攻克阿尔茨海默症在沪迈出关键一步,国产新药完成临床3期试验
东营区直老干部暨各界人士情况通报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