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街巷30号、32号的钱锺书故居,连日来双喜临门:一方面始于去年9月的故居闭馆修缮工作已经完工,正等待验收;另一方面,市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新街巷32号房屋划归钱锺书故居管理中心,协调相关资产移交事宜。这标志着,镌刻着钱锺书、杨绛伉俪诸多往事的老屋正式回归故居序列——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走进新街巷32号,斑驳的墙体透出厚重的年代感,铁艺阳台栏杆是主人学贯中西的见证。沿着木质楼梯拾阶而上,天井、青苔、花窗、马头墙,与工作人员“这里便是钱锺书、杨绛居住过的房间”的介绍,让人肃然起敬。历史,原来触手可及;书香,始终弥漫其间。
这幢老宅,曾经承载着钱锺书、杨绛的乡愁。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杨绛对钱锺书的家有一段文字描述:“两棵大树高粉墙,一条小河映花窗。江南处处有此景,难辨张家和李家。这是锺书当年在无锡七尺场的家。”
文中所说的无锡七尺场,便是现如今的新街巷(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锺书在无锡七尺场的家”,就是故居所在地。这是一座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前两进(30号)由钱锺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第三进(32号)由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钱锺书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48年,钱福烔百年冥诞时,钱锺书、杨绛带着女儿钱瑗回到了这所老宅省亲,这段故事在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中也有过记叙。
2002年10月,新街巷30号-1修缮完毕对外开放,但作为故居重要组成部分的32号老宅,仍由钱锺书的堂侄女钱静汝老人居住,不对外开放。但这部分老宅却与钱锺书有着更深的关系。钱锺书曾在32号老宅的梅花书屋思考、读书,这些往事在他的文章、回忆录里多次提及;钱锺书与杨绛回锡时,也曾居住在32号的二层小楼中。
2012年下半年,新街巷32号屋顶与墙体出现险情,由政府帮助进行维修。钱氏后人为此十分感谢,表示愿意将32号老宅交给政府管理。2015年6月,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原崇安区征收办与原产权委托人、实际居住人钱静汝达成协议,出资收购为政府所有,现钱静汝已搬离,具备了移交条件,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据悉,新街巷32号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其划归国有后,将进行修缮保护、陈列布展,与新街巷30号-1形成整体,全面展现故居原貌,进一步丰富钱锺书故居内涵,使故居更有“看头”。
五莲县税务局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举行“应知应会”知识考核
痛惜!在水流湍急的江边洗脚,小伙不慎滑入江中溺亡
2017南京新媒体传播峰会开幕
爱心人士邱菊卉捐助晋宁六街敬老院
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2万亩示范片管出水稻安全新经验
南京日均20万人次扫码乘公交 移动支付渐成出行常态
聋哑老人迷路走失 民警热心救助送回
铜川图书馆荣获全省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先进单位一等奖
市政府大院社区:破损墙面有了“文化范儿”
男子“失控”杀害老母 家人联名“请愿”
省政府烟草业转型升级督导焦作工作会议召开
市领导赴井研县督导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整改情况
11日上午,市五届二次党代会开幕,陈奕君作市委报告
宁远:“产业洼地”升级打造“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
月亮岛街道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最美家庭故事巡讲活动走进藁城
勤字当先 追求质效——嘉善里泽中心学校2017年度宣传工作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