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今年以来,包头市工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商事制度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减证”推动“简政”、用“智慧”助力“严管”、秉“精准”实现“优服”,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为推动创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 用“宽进”攻坚破障碍,激发经济社会新动能
包头市工商局将改革转化为促经济、惠民生的有效举措,深度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全面规范夯实“多证合一”改革。运用“多证合一”信息服务平台累计向有关部门推送信息2.7万余条,畅通了信息在部门间的运用和反馈,在更大范围实现“多证合一”数据信息共享,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二是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可以网上直接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初审;股东如果不能到现场,可以通过“工商注册视频验证委托系统”科学、快捷地办理登记,从而规避虚假代理、骗取登记等风险;3月28日,顺利完成了自治区首张“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的发放工作,截至6月底,全区发放“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95张,我市发放“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76张,注册登记由传统的“面对面”迈入了“键对键”的新时代。三是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效能,市工商局再次压缩企业注册登记时间,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消除了百姓经商兴业障碍,催生了创新创业动能。四是持续实行企业注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同区通办”和“双告知”等工作,运用“互联网+”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持续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截至6月底,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879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除外资)269.45亿元,累计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达206130户,注册资本总额5586.36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8.43%、19.45%。
二、 用“严管”筑堤去烦苛,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
包头市工商局把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中“严管”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与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一是监管日益常态化。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有效清理失联“僵尸”市场主体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和规范年报公示工作,圆满完成了2017年度年报公示工作,企业年报率达94.19%。针对“僵尸企业”、长期不经营企业、失联企业等实际,与税务、社保、统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对1.5万户企业立案、吊销,并及时将处罚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向社会公示,为地方经济发展市场主体数据存量提供准确参考。二是监管逐步清单化。运行“双随机、一公开”新型监管模式,不断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实现“靶向性”监管。截至6月底,已开展危险化学品、拍卖、流通领域电线电缆等8个行业7个批次定向“双随机”抽查检查,累计抽查市场主体1374户。牵头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检查工作,组织召开全市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现场会,联合市烟草局、消防支队、邮政局对全市3个行业16户企业进行跨部门“双随机”抽查检查,进一步盘活了执法资源,构建起多部门优势互补、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三是监管更趋协同化。健全完善涉企信息归集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及时有效的交换、共享涉企信息,截至6月底,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归集涉企信息30.68万条,为实现企业信用监管、协同监管、联合惩戒和社会共治奠定了重要基础。积极推进联合惩戒,截至6月底,全市11495户市场主体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766户受到信用约束和惩戒的违法市场主体主动守法,修复信用,申请移出了异常名录,对违法失信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营造了守约践诺的企业信用环境。四是监管更具时代化。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关乎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面开展“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红盾护农”、“保护商标专用权”、“网络市场监管”、“行政合同规范”等专项行动和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截至6月底,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案件78起,有效净化了我市市场经营环境。同时,立足职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截至6月底,共检查生活服务业商业街102处、城中村商业街14处、集贸市场53家、加油站168个,检查市场主体2201户,现场查封和取缔燃煤原煤和销售点20处,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积极努力。
三、 用“优服”蓄能筑坦途,满足经济社会新进展
包头市工商局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在继续发挥好已有政策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一是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培育驰名商标,驱动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小尾羊”被裁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近两年全区唯一一件新增的中国驰名商标。围绕品牌经济发展,推进商标品牌建设,结合我市区域特色,指导稀土产业联盟申请注册“包头稀土”为集体商标,提升我市稀土产业区域品牌价值,助推工业提档升级;以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为抓手,助力发展“高精强”现代农牧业,指导“固阳黄芪”和“固阳红皮小麦面”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广大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注册、培育商标的氛围日益浓厚,指导“百年老店”企业、出口外贸型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二是精准发力服务扶持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名录作用,将小微企业名录使用权拓展至市经信委、市金融办、市国税局等10个部门,促进各项政策惠及更多小微企业;举办“全市微企品牌发展研修班”,截至6月底,共举办5期,吸引650余家小微企业负责人现场参加学习,6800多名网友通过“云凡直播”聆听学习;推动“双创”发展,围绕中小微创业企业、各大高校学生举办活动30多场,覆盖人群1万余人,指导104家企业在猪八戒网线上平台实现免费开店,打开了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空间。三是强化对“12315”热线平台投诉案件的研究、分析,有序推进“诉转案”工作,截至6月底,已对8起投诉案件启动“诉转案”。加强12315体系建设,充分应用12315互联网投诉举报平台,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能,截至6月底,共受理热线15652件,其中咨询12007件、投诉3243件、举报40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50万元。
下一步,包头市工商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要求,把握改革的大趋势,坚定改革信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七届中南农机展交会:农机主题“座谈会+培训班”联袂上演
曝贾乃亮李小璐签字离婚 甜馨“爱心餐”泄抚养权
海尔回应“世卫组织专家事件”:对身份认定不严谨
卢龙县:鞠世闻到蛤泊镇讲党课
农发行湖口县支行:真情关爱 圆梦助学
市工商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武进区:安徽马鞍山和县代表团考察常州武进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作
林草产业铺就生态富民路
“染上毒品, 这辈子就彻底毁了! ”——来自恩施州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几名吸毒者的讲述
惠州严查企业违规施工:一年被查两次将禁止承接新工程
2018年全市流动人口计生业务工作会议召开
市残联:“三部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永定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00%中奖?最新街头骗局来了;佛山龙舟再摘两枚亚运银牌 | 早安,佛山
埇桥区:生活救助金让困难职工过好年
我市在40个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测
石棉县副县长彭春雄到寺庙、教堂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来好人好报广场,领取读者专属“多重服务”
随州特警铁军柔情践行民生警务
南庄路占道经营需“治”更需“理”